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乡村教师的育人情怀
  上蔡县齐海乡初级中学 陈 晨
  2007年,我踏入这所农村初中,开启了身兼数学老师、心理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多重身份生涯。在这片乡土上,我不仅传授知识、管理班级,还守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而与我的学生——林芃的相遇相知,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与温暖。
  初见林芃,他总是缩在教室的角落,眼神躲闪。我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年龄比其他学生稍大,个子却矮一截,课间从不与其他学生玩耍,课堂上低头攥紧衣角,不敢举手发言。批改数学作业时,我发现他的作业虽然正确率不高,但解题思路独特。这让我意识到,这个看似内向的男孩,内心藏着亟待发掘的光芒。
  身为班主任,我决定从班级氛围入手,为林芃创造融入集体的机会。我安排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他坐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主动邀请他,在班会上开展优点大发现活动,引导学生互相寻找闪光点。当有学生说出“林芃计算特别细心,还总是默默把教室角落打扫干净”时,我看见林芃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却悄悄扬起了嘴角。
  作为数学老师,我在课堂上特意设计适合他的基础问题,每当他答对,我都会带头鼓励他:“林芃的思路太巧妙了,大家快学起来!”课后,我还会单独为他辅导,找一些有趣的数学拓展资料,用生动的方式讲解难题,帮助他建立学习信心。渐渐地,他开始主动向我请教问题,眼神里也多了对求知的渴望。
  真正打开林芃心门的,是一次家访。推开他家破旧的木门,昏暗的房间里,他正蹲在灶台前烧火,年迈的奶奶在一旁佝偻着身体择菜。原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大小事务都落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再加上因年龄和身高遭受嘲笑,让他越发封闭自己。我握住他的小手,轻声说:“林芃,你照顾家人的样子特别勇敢,这就是你最了不起的优点。”从那以后,我常常陪他在操场散步,听他倾诉烦恼,教他用写日记的方式释放情绪。慢慢地,他开始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笑容也多了起来。
  初二那年,学校举办数学竞赛。在班里动员时,林芃偷偷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我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以你的实力一定能行。”备赛期间,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他一起梳理知识点,分析历年竞赛真题,针对他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当他捧着奖状、红着眼眶向我鞠躬表达感谢时,我知道,这个曾经自卑的男孩,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担任多重角色的日子里,我常常被林芃的细腻心思所感动。有一段时间,我既要准备市级数学公开课,又要给学生上课,忙得不可开交,在办公室忍不住打了个盹。醒来时,桌上放着一杯温水,旁边的纸条上是林芃工整的字迹:“老师,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作业也会认真写,您好好休息。”那一刻,所有疲惫都化作眼眶的温热——我不仅是他的老师,还是被他守护的人。
  如今,我翻开那本泛黄的毕业相册,指尖抚过照片里学生灿烂的笑脸时,总能一眼找到林芃。曾经那个蜷缩在角落的男孩,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中间,眼神坚定而明亮,嘴角绽放着自信的笑容,照片背面还留着他歪歪扭扭的字迹:“老师,谢谢您让我相信自己也能发光。”
  这些年,身兼数职的忙碌从未削减我的工作热情,看着相册里学生的成长印记,我更加坚定了在这片乡土教书育人的信念,继续播撒知识与爱的种子,陪伴更多学生跨越成长的荆棘、拥抱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