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海
今年的伏天格外热,室外气温几乎停留在35摄氏度上下,有几天达到42摄氏度。这也许是近几年最热的伏天。
窗外,知了鸣叫不断,像是和夏做着最后的告别。知了,学名叫蝉,在我们老家有许多好听的名字:爬杈、知了猴。为了生命的延续,它靠着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刺入树体,吸食树液,然后把卵产在树枝上扎出的成排的小孔里。那小孔很小很小,幼虫要想爬出来十分困难。爬到孔外的幼虫,在高高的枝头上随风摇曳,从空中纷纷落下。它们个头极小,小到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据说,这些小小的幼虫,落地之后,就像蚂蚁一样,快速找到舒适的地方,刨洞藏进去。这一藏就是几年或十几年。
在我们这里,人们更习惯称作爬杈。爬杈是一种美食,可油炸、可爆炒,还可以换钱。每到夏季,我们晚上的时间大都是去逮爬杈了。在我曾经居住的街道,经常听到“收爬杈、收爬杈皮”的叫喊声。前天,我问5岁的小外孙:“喜欢逮爬杈吗?”没等我说完,他一蹦三尺高,口中不断念叨着:“喜欢!喜欢!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讲过,到了夜晚爬杈才出来爬到树上,我还没有逮过一次呢,今晚上就带我去吧?”
我问他:“天那么黑,你不害怕吗?”他说:“有姥爷跟着,不怕。”“万一有蛇呢,怕吗?”“不怕!我们穿胶鞋去。”
于是,当晚我拿着手电筒,牵着外孙的小手来到一大片杨树林里,星星点点,显得昏暗。
小外孙很兴奋,拿着手电筒,像一个很有经验的大人一样,一棵树一棵树地照,很仔细、很仔细。这里的爬杈很多,半小时左右,我们就逮了20多个。
“姥爷,快过来看!”小外孙轻声地说着。我走过去一看,他正用手电筒对着一个爬杈照着。只见那爬杈挣扎着从洞里爬出来,爬到一棵树上,缓慢地往上爬,爬一会儿,歇一会儿,爬到一人高的地方,停了下来。猛然间,爬杈的脊背上裂开一条缝,露出暗绿色的幼体,紧跟着前胸皮开始分裂,裂缝向上直达后背,头首先从皮壳里钻出来,嘴摆动着和前肢一起从皮壳里钻出来,最后是后肢和翅膀也从皮壳里钻出来。大约20分钟,颜色由绿色变黄,再变成褐色。一阵微风吹来,突然一声“知了”,扑闪着翅膀飞到树叶间去了。整个过程,小外孙一直盯着,神情专注,没发出一点儿声音,俨然一位小昆虫专家。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与蝉鸣相伴让这个季节不再漫长,一声声悠长的旋律也显得不那么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