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在现场对其进行必要有效的医疗救治,以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和减轻患者痛苦。
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应遵循以下原则。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先救命后治病,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争分夺秒就地取材,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加强途中监护和详细记录。
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现场急救最重要的是止血,合理有效的止血措施对外伤大出血的急救危重患者极为重要。
伤口包扎,为保护伤口不受再次污染,达到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敷料等作用,减少渗血、渗液及预防水肿。
实施骨折固定。先要注意伤员的全身情况,如心脏停搏要先复苏,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同时处理休克;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后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是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并减轻疼痛,便于途中运输。
搬运:急、危重伤员在现场救护后,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和抢救的需要,把伤员转移到更安全的场所。
冷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于轻症患者,可以冷敷,这样可以减轻毛细血管的出血,减轻肿胀及疼痛,冷敷可以就地取材,如用凉毛巾或买冰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 崔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