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关于布病你知道多少
  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在我市为散发状态。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无鞭毛,触酶、氧化酶阳性,一般无荚膜,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属于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其中,羊种布鲁氏菌致病力最强,而我市主要流行的就为羊种。
  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染病涉疫的动物。人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的体液、血肉皮毛等患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皮肤黏膜接触传染。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传染源,只会通过献血和器官移植传播,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人与人之间会相互传染。
  所有人均为布鲁氏杆菌的易感人群,感染率与患病动物的接触时间成正比,感染痊愈后会有一定的免疫力。
  布鲁氏杆菌会引起染病牲畜流产或者睾丸肿胀,但是牲畜多数症状不典型。人在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预防方法,在疫区的动物和职业人员应提前注射疫苗,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并定期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的监测。普通人应避免食用或饮用未经消毒的奶、奶酪或雪糕。如果出现有长期发热并有牲畜及其加工品接触史的病患,应抽取血液放入生化管中送入相关部门检测以确诊。
  (驻马店市疾控中心 刘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