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婴幼儿如何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肠套叠是3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导致肠梗阻。什么是肠套叠?简单地说,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
  婴幼儿若出现阵发性呕吐、哭闹或血便等症状时,临床上首选超声检查以明确有无肠套叠。肠套叠超声声像:横切呈“靶环征”,纵切呈“套筒征”。
  肠套叠有哪些表现呢?早期肠套叠,若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和脱水迹象,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彩超引 导下 注水 来推 动肠 套叠 复位。
  对于急性肠套叠,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肠套叠与肠道蠕动规律紊乱有关,也与肠道疾病有关。
  婴幼儿饮食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预防肠套叠呢?
  科学添加辅食:婴幼儿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4个月~6个月添加米汤、果泥、蛋黄等,7个月~12个月添加烂粥、软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引发肠道蠕动紊乱。
  科学断奶:断奶前让婴儿逐步适应辅食,勿突然断奶。
  婴幼儿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呕吐,一定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高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