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景丽
小倩是一名初一学生,性格开朗,小学时成绩很好,考上当地的重点初中,深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一天,小考结束后,老师让她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改卷子,快放学时回到教室,坐在其旁边的同学问她考了多少分,她回答:“不知道,我没改到。”同学就说:“你神气什么,有什么厉害的!”她听后很不舒服,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晕倒了。同学和老师把她抬到教室外边通风的位置,立即打120、通知其家人、带去医院检查,结果无任何问题。半个月后,小倩在上课时又出现喘不上气、手抖、腿抖、无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无任何问题。一个月后,小倩做卷子时又出现上述情况,并更加严重,手脚抽搐、浑身颤抖,但检查后还是没有问题。小倩怎么了?
在当地医生建议下,小倩来到我面前,在和我沟通时,她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她的学习成绩、家庭条件、社交情况都很好,爸爸在外挣钱、不经常在家,妈妈在家照顾自己和姐姐,姐姐已上班,但容易急躁、发脾气,不顺心时会出现晕倒、全身发抖等状况,所以妈妈常担心她会患病。
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小倩是不是有病了吧?
第一,小倩是急性焦虑的表现,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其症状表现为手脚抖动、头晕头疼、耳鸣、视物模糊、出汗、胸闷气短等。这种情绪障碍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都会出现,但对青少年来说是暂时的,是可以学会管理的。
第二,小倩出现焦虑发作的情况是有原因的。小倩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会交际,大家都很喜欢她,当第一次有同学说她时,挑战了她的自我人设,让她感觉到“交际能力强、大家都喜欢自己”的人设有崩塌的危险,所以她害怕、紧张、恐慌,以致第一次发作;小倩处在青春期,正是展示自我、学习交往技巧、应对挫折、解决问题等关键时刻,这些大部分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刚好小倩的姐姐有类似情况发生,让她无意识中习得了这种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小倩和妈妈关系亲密,妈妈对她健康的担心无形中给了她一种压力,让她无意识中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而忽视心理感受。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清楚小倩是怎么了吗?那么,小倩需要系统的心理治疗帮助她学会降低焦虑、管理情绪、调整自我认知,提高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倩又回到了开心又快乐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