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0日
以史为镜照前行 传承薪火谱新篇
——致1937年先辈的一封信
敬爱的太爷爷与抗战先辈:
  你们好!
  当我提笔写下这封信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作为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新一代,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你们诉说这八十余载的沧桑巨变。今天,我想通过三面历史之镜,向你们汇报这盛世繁华,更向你们立下我们这代人的奋斗誓言。
  您是全民族抗战时期的英雄,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过。您的名字我永世难忘——吕明镜,意为明镜高悬。太爷爷,您那饱经战火洗礼的勋章,不仅是您的个人荣耀,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明镜高悬不仅是对您正直品格的赞誉,更是对后人的永恒期许。这面精神之镜告诉我们:英雄的精神永不褪色,信仰的力量历久弥新。
  不仅如此,先辈的赤忱壮举,如星火般点燃我内心的热忱。徐子荣,1937年任山西省工委秘书长,其旧居曾担负着中共地下联络站的重任。当年,你们在这里传递的情报关乎千万人的生死;今天,这片土地已焕发新生机,民生殷实、社会和谐,百姓衣食无忧。站在旧居纪念馆的院落里,我常常进行这样的时空对话:你们用鲜血染红的土地,如今萦绕着欢声笑语;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如今飞驰着“复兴号”列车;你们梦寐以求的和平岁月,如今正在我们手中延续。这面发展之镜昭示着一个真理:昨天的牺牲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奋斗将开创明天的荣光。
  同时,作为杨靖宇将军的同乡后人,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每当走到那座巍然挺立的纪念碑前,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使命感。在“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中,望着那尊杨靖宇将军铜像,同学们眼中的崇敬光芒昭示着传承的希望;朝气蓬勃的小学生行着标准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礼,胸前的红领巾在风中轻轻飘扬,宛如当年东北抗联战士心中的那团火。这面青春之镜折射出: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让和平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先辈们,你们用生命诠释的抗战精神,正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扶贫干部发扬着你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儿;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传承着你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在抗击疫情一线,白衣天使延续着你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这一切都证明:伟大的抗战精神从未远去,它已融入民族血脉,化作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当硝烟凝为军功章上的印记,当枪鸣化作纪念馆里的回声,面对着你们用鲜血浇灌的和平之花,我们必将以智慧代替枪炮,用发展弥合争端,让每个黎明不再被战火惊扰,让每寸土地都永远告别硝烟!
此致
  敬礼!
  李子菁
  2025年8月10日
  (李子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级(35)班学生,指导老师:温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