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一封给1937年先辈的信
  致1937年的先辈:
  当1937年的血色年轮碾过时间,八十余载春秋化为青史斑斑……晨光穿透澄澈玻璃,照见历史深处永不凝结的伤痕。那灰色军装上令人触目惊心的弹孔,是那场战争的证物;那浸透军装的深褐色血渍,仍在历史长河中洇染。你们在黎明前夜点燃的星火,终成今日山河的底色。那天,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隔着80多年的时光,尝试触碰你们的时代。
  展柜里静静陈列着一件灰色军装上衣,胸前那枚硬币大小的弹孔赫然映入眼帘,深褐色血渍已然凝固,标签简短地注明:“太行山战役遗存。”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件单衣曾经是怎样承受了无法想象的暴行,最终陪伴主人归于沉寂。
  移步另一展区,一封放大的信件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张自忠将军在殉国前写给弟弟的家书,当看到那句“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时,我的喉咙骤然发紧。它不再是一纸墨痕,而是一位战士用生命书写的决绝与担当,是无数同胞共同的心声。在那个抉择的瞬间,身后是绝不能退让的土地与需要保护的亲人,那份民族尊严唯有以血肉之躯铸就。
  最令我步履沉重的,是那面巨大的烈士英名墙。密密麻麻的名字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讲解员声音低沉地介绍:“很多人只留下一个名字,可能在冲锋时倒下,名字被匆忙记下;可能被炮火吞没,只剩下战友记忆里的模糊面容。”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每个名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但你们选择牺牲自己,只为了给人民劈开一条生路。
  走出纪念馆,阳光刺眼。纪念馆门外,游客正三三两两地合影,笑容明媚;远处,古城青灰色的墙砖依旧坚固,但城门下川流不息的,早已不是惊慌的人群,而是悠闲踱步的游客。先辈啊!这不正是你们梦想的图景吗?我们终于告别了战争的恐慌,在这片曾被你们的鲜血浸染的土地上,感受寻常烟火气的温暖,过着安稳的日子。
  我不曾经历战火,很难体会你们抉择时的沉重与牺牲时的切肤之痛,但那件染血的军装、那封字字千钧的家书、那面刻着无数烈士名字的英名墙,它们像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通往那段血色岁月的大门,让我得以触摸历史的纹路,更让我无比珍惜眼前的安宁。这宁静并非理所当然,是您和千千万万的战士,以青春、热血和生命在无尽的黑暗深渊中,为我们生生凿出的光明。
  作为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后辈,我或许无力成就惊天伟业,但我向您承诺:我会永远铭记那段山河泣血的岁月,铭记这片土地上流淌过的血与泪,珍惜你们以牺牲换来的和平时光,在平凡生活中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繁盛。你们的抗争,从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远离硝烟、永享和平。
  愿山河永固,英魂永存。
  此致敬礼!
  陈美西
  2025年8月7日
  (陈美西,市第二初级中学八(4)班学生,指导老师:李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