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铸魂育人细无声启智润心绽芳华
—— 驻马店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柳浩楠通讯员李鹏飞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年来,驻马店实验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德育工作,通过创新德育形式、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新路径,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精神根基。
  形式革新 激活德育发展新引擎
  传统的德育形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创新德育形式成为推动德育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该校以创新为驱动,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让德育工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该校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师德培训、师德楷模事迹宣讲活动,深入挖掘在德育工作中涌现的师德模范。通过开展师德培训、评选师德模范等,引导教师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该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德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开展雷锋校园实践、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邀请文化名人、科技工作者、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动手的良好品德。
  该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为他们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在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享成功经验,探讨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同时,邀请教育专家为班主任进行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课程融合 挖掘德育核心力量
  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该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把德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故事讲述、情景再现、实地参观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教师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时,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是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师生齐聚操场,聆听国旗下讲话。讲话内容紧扣时事热点和国家发展成就,让学生了解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除专门的德育课程和活动外,其他学科也充分挖掘德育资源。语文课上,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美好和善良;数学课上,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科学课上,鼓励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各学科相互配合,构建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 搭建多维联动共育平台
  该校打破壁垒,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网络。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情况,该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普及科学教育方式,鼓励家长通过亲子阅读、共同劳动、谈心交流等方式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家长与学生共读关于孝道、亲情、诚信、勇敢的故事,传承优良家风。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邀请道德模范、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德育讲座和实践活动,用鲜活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该校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共育工作,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校风、学风得到显著改善,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活动赋能 共同守护心灵之光
  新时代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选修课,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修课。面对学业压力、社交困惑与成长挑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该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该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服务对象的情感需求,学会共情与关爱;在团队竞赛活动后,召开心理分享会,让学生交流活动中的压力感受与应对策略,提升抗压能力;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与德育故事,营造积极向上、包容关爱的校园氛围。
  该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针对新生入学等关键时间节点,着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筑牢学生心理防线。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班级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设计和互动式体验,让心理健康知识真正融入学生内心,取得良好效果。
  德育之路,任重道远;育人使命,重于泰山。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雷锋学校,驻马店实验小学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深耕德育沃土,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涵,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绽放。未来,该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径、新方法,用坚实的步履书写新时代德育工作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