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浩楠 通讯员 李鹏飞
法治教育进校园、红色研学活动、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近年来,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网络,巩固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阵地,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凝聚教育和关怀未成年人的社会合力,向未成年人传递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课程育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该校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育人: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形式
为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该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该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氛围
该校加强环境建设,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设置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教室、走廊等张贴名人名言、学生优秀作品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开展体育运动会、爱心义卖等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引导师生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协同育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育人网络
该校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与社区合作,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到校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培训,为师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评价育人: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该校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体系,除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同时,利用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思想道德表现。建立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通过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强引领,在文明行为提质上促深化,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增效上求突破,在阵地建设拓面上显成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