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专业赋能 培养数智化创新人才
——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探索会计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
  通讯员 刘晓敏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革新,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全新要求。面对传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教学体系: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走进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课堂,能清晰感受到课程体系的“数字基因”。该学院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不仅新增战略管理和信息系统相关课程,还对原有课程进行“瘦身”与扩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增设个性化培养课程,把智能税务、智能财务工具设计、财务共享中心运营与管理等前沿内容纳入教学,构建专通结合、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这种技术赋能教学、教学反哺实践的良性闭环成效显著。该学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智化业财融合竞赛、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衡信杯”大学生智慧税务大赛、河南省第一届“注册会计师杯”财会知识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荣获省级以上奖项30多个、国家级奖项10多个,成为学院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的生动注脚。
  创新教学模式:精品课程示范引领
  该学院会计学专业大胆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课堂讨论中碰撞思维,在情境模拟中深化认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与职业认知得到全方位提升。
  创新型教学支持平台的打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该平台整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推荐功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和职业规划,精准推送学习资料、案例库和实践项目。通过跨学科知识关联图谱,引导学生打破专业壁垒,探索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数据分析与科学决策能力。
  如今,该学院依托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构建多门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体系。4门课程获批省一流课程,市场营销学成为省本科高校思政样板课程;7门课程入选校级一流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校级思政示范课程;2个课程团队获评校级课程思政团队,形成层次分明、特色显著的课程矩阵。
  促进教研相长:高水平团队聚力赋能
  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文理融合、工管交叉,是该学院应对数字强省建设挑战的关键举措。围绕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问题,该学院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在解决现实难题的过程中,总结教学创新经验,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教学实践为科研提供鲜活素材、科研成果为教学注入新动能的良性互动。
  近3年来,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捷报频传。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突出,获评3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2个省劳模工作室;师资队伍中涌现省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还有多位教师获得市政府特殊津贴、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科研方面,获批3个国家基金项目和30多个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6部,获得1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此外,该学院撰写的40多篇咨询报告,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智力支持,彰显了教学科研并重、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