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佳瑞 张贤锋
平舆城西有一条贾公河静静流淌着。晨光洒落时,河面波光粼粼,似在低语往昔峥嵘;两岸垂柳依依,轻抚着岁月的痕迹,向过往行人讲述着平舆籍烈士贾子郁的革命故事。
贾子郁(1901年~1932年),又名贾学义,化名李子久,今平舆县郭楼街道聂寨人。他幼年受私塾教育,1917年秋考入河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信阳师范大学),1924年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在校期间,五四运动的浪潮汹涌而来,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春风般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贾子郁像一只在黑暗中执着寻找光明的飞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每次返乡,他都会带回进步书刊,在家乡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提倡新道德与新文学。他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让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渐渐地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贾子郁从不只满足于思想上的进步,更在行动上展现出勇往直前的担当。1921年到1925年,信阳各学校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与剥削的学潮,贾子郁始终是这场革命洪流中的积极推动者和忠实参与者。1925年7月,经中共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党员干部秦君侠介绍,贾子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中共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支部负责人。从这一刻起,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紧绑在了一起,矢志不渝。
1926年冬,受中共信阳党组织指派,贾子郁回到了家乡平舆,投身农民运动。他一次次走进贫苦农民、亲戚、朋友家中,用最朴实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道理,那些话语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迷茫的前路,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革命热情。1927年春,他介绍吴子平、马从龙等4人入党,建立起平舆第一个党小组。这个党小组的成立,如同一颗火种在平舆大地上点燃了星星之火,为当地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随着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已成长为中共汝南县委委员、汝东党组织负责人的贾子郁,开始组织领导一系列武装暴动,夜袭高平寺、智取白塔寺,便是他领导的两次成功战例。高平寺距平舆约8公里,是地主恶霸王其藻的反动巢穴。王其藻仗着势力,逼迫老百姓出钱购买枪支弹药,组织反动武装,在乡里横行霸道、鱼肉百姓。贾子郁和同志们经过周密策划,决定采用里应外合、夜间袭击、速战速决的战术。1928年农历四月初六午夜时分,他们趁着夜色掩护,攀梯翻过寨墙,悄悄摸进寨工队住处。整场行动未费一枪一弹,成功夺取敌人2支短枪、7支长枪。经此一役,王其藻再也不敢耀武扬威,逃往外地躲避。白塔寺店公所也是反动分子压榨人民的据点,贾子郁安排进步青年姬世英监视敌人行动,随后带领地下党员趁夜冲进店公所,处决了大恶霸唐有林、王东法,缴获2支长枪和部分现款。这两次暴动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也为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的。1928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汝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贾子郁等同志被敌人通缉。危急时刻,他召开脱险人员紧急会议,鼓励大家咬紧牙关继续战斗。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他让同志们暂时离境隐蔽活动,他则继续留在当地,后在共产党员贾国保的掩护下辗转到达信阳担任信阳县委委员,协助杨靖宇开展工作。在他的努力下,遭到严重破坏的党组织很快恢复了生机。1929年2月,中共信阳县委在贤山召开会议,张贯一主持,贾子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1929年5月上旬,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到达信阳,组建了中共信阳中心县委,贾子郁任县委书记。11月,河南省委决定将信阳、潢川两个中心县委改建为豫南特委,贾子郁担任特委委员。1931年冬,贾子郁又奉命到正阳县兼任县委书记。他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扩大武装力量,建立苏维埃政权,与苏区连成一片”的工作设想。他亲手办起《红旗》报,从撰稿、刻制蜡版到油印全程亲为,继而携报纸在城乡广泛张贴、散发。他还以“正阳县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发布告,号召全县人民群众参加红军。在他的动员下,许多先进青年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红军,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引来了敌人的疯狂围攻,只好带领县委机关和游击队撤退到淮南。
1932年冬,正当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搞“肃反”运动之际,贾子郁接到了前往参加会议的通知。他心里十分清楚,此次前往很有可能面临不测,但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组织的绝对信任,毅然前往鄂豫皖苏区。他说:“支铡也得去,这是个组织观念问题。”令人痛惜的是,他最终于1932年2月被杀害于新县,一代英雄就这样陨落于大别山。
平舆人民永远铭记这位英雄。196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为他平反昭雪,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1年清明,贾子郁烈士的遗骨迁葬于平舆县烈士陵园,让英雄魂归故里。2018年,张路庄巷被正式命名为贾公河,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名的改变,更是平舆人民对先烈深深的、永久的怀念与敬仰。
如今,贾公河的水依旧静静流淌,正如贾子郁的精神在平舆大地上生生不息。这条河,是平舆红色记忆的见证者,更是先烈精神的传承者,它流淌着初心,激荡着担当,提醒着每一个平舆人——今日的安宁与繁荣,源于无数像贾子郁这样的先烈以生命铺就的道路。这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家国兴盛、民族复兴砥砺前行,让英雄的故事与平舆的发展同频共振、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