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腹地,确山的槐花又开了,纷飞的白絮默默在风中打旋,随后轻轻落在纪念馆的石阶上。我用指尖多次抚过展柜冰凉的玻璃,里面静静躺着一块深褐的树皮——那是您最后时刻胃里唯一的东西。一瞬间,我仿佛穿越了八十八载风尘,树皮上深深的纹路竟灼痛了我的眼睛。
那年,白山黑水之间,您只穿着件单薄的破袄,坚定地踩进没膝深雪,在林海间穿行。突然,枪声撕破林间死寂,雪染着血点溅在枯枝上。这时,您手中的枪管早已冻得冰凉,腹中却塞满了无法下咽的棉絮与树皮。您坐在东北严寒的深夜,耳边传来狼犬的狂吠与敌军的脚步声,胃里只有一团冰冷沉重的棉絮。我多么想问问您,那一刻,您胸中燃烧的火焰,是否比这彻骨的严寒更为滚烫?您是否曾有过一瞬的惊慌?
将军,您所守护的山川如今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山也从当年泥泞难行的阡陌变为坦途,载满瓜果的货车售卖四方;昔日烽火连天的旷野,今日麦浪翻滚。您当年渴望的和平,现在已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您指挥千军万马时紧握发报机的手,是否曾料想,那传递战报与生死命令的冰冷机器,如今已化作孩子手中联通世界的晶亮屏幕?您为民族求索的目光,穿透重重硝烟,如今已化为深山里架设的光纤,化作实验室中彻夜不熄的灯火。您看,您当年传递电波的手,如今正把卫星送入苍穹,把“蛟龙”探入深海。您用生命捍卫的土地上,正生长着您梦想过的、倔强而繁茂的新芽。
将军,您胃中那团棉絮,早已化作我们血脉里不灭的刚强。当中华大地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大别山的深谷,那些在陡峭山崖上凿路、在贫瘠土地里耕耘的身影,他们的眉头紧锁却脊梁挺直——不正是您当年在林海雪原中不屈跋涉的姿势吗?当黑夜里科技攻关的灯火长明时,那些眼中布满血丝却目光如炬,分明与您胸膛里焚尽棉絮、抵御严寒的烈火一脉相承。您用生命深刻诠释的不屈二字,已不再是绝境中的悲歌,而是这片土地上永不停歇的脚步。这不屈已沁进我们的骨血,以另一种方式与您并肩。
确山春深,满城柳絮纷飞如雪。我站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的门口,仰望着您策马扬鞭的铜像。阳光镀在您的肩头,暖得如同无数后人仰望的目光。春风里,那曾经填塞您胃腹的棉絮,仿佛在风中轻柔地飘散,化为漫天洁白的柳絮,无声地洒落在和平安宁的街巷,落在孩子奔跑嬉戏的发梢。您看,您当年咽下的苦寒,换来如今鲜花开满的春天。
愿您安息于这用生命换来的春风里。
后辈敬上
2025年7月
(魏 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