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党建引领盛开“文明之花”
本报记者 熊国森
  近日,走进新蔡县龙口镇龙口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平坦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崭新的路灯整齐排列;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庭院经济生机盎然;呈现一派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新农村新景象。
  党建引领强根基 凝聚文明创建合力
  近年来,龙口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精准聚焦文明村镇创建核心要求,全方位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工作,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了精彩篇章。
  村“两委”班子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提升乡镇品质、塑造人文精神的有力抓手,创新理论宣传宣讲方式方法,组建“百姓名嘴”“土专家”“田秀才”等宣讲队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孕育淳朴的文明乡风。
  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宣讲人员进行理论宣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开展党员联户帮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用于指导工作生活实践。
  产业振兴蓄动能 夯实文明经济基础
  产业振兴为文明创建注入源头活水。走进新蔡县久盛箱包有限公司制作车间,几十名村民正在忙碌地赶制订单,不同型号的旅游包、书包正在工人的熟练操作下打包外运。
  “这个箱包厂目前销售势头强劲,每月销售额在40万元以上,每年两万元的租金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时强强告诉记者。“我们村还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 300多亩,由村集体统一经营;除租金外,见效益了年底还给村民分红”。在时强强的带动下,村集体每年可达到10万元以上的收入。
  “村里尝试着组建两个蔬菜大棚,开展有机蔬菜种植,如果效益可观,再进行大规模铺开,让更多村民加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时强强说。
  文明实践树新风 培育时代精神沃土
  龙口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致力于为广大干部群众打造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便民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并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文艺表演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常态化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助学帮困、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广场里,道德讲堂、技能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多彩。每到傍晚,村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戏曲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
  在乡村治理方面,龙口村组建了村级调解委员会。由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的调解队伍,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耐心倾听矛盾双方诉求,依法依规化解纠纷。如今,村里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庄秩序井然。
  此外,村里还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儿女、好党员、创业好青年、好村民等系列评选活动,通过树立身边榜样,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营造了邻里和睦、孝老爱亲、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生态治理绘新卷 打造宜居宜业样板
  坚持夯基础优环境,推动道路硬化、环境美化、集镇区街道绿化等优化建设。组织志愿者开展“五美庭院示范户”创建、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宣传、门前三包、道路清理、游园建设、坑塘治理等活动,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环境维护,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携手共建美丽宜居乡村。
  “现在我们村的生活比城里还方便,村路修得宽敞整齐,生活、娱乐设施、健身器材样样齐全,书画室、棋牌室都有,领取快递都很便捷。我们闲暇之余能去看看书、锻炼身体,日子越过越舒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赵大姐笑着说。
  如今,龙口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明的光辉。近日,该村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一“国字号”荣誉,不仅是对龙口村多年来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生动实践的鲜活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