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平舆县
“头雁”归巢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本报讯(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贺志勇)近日,在平舆县东皇街道大王寨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豫搏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小永满脸兴奋,拉着来访的街道有关负责人,快步走向摆放新产品的区域,拿起一个样品说:“您瞧瞧咱们这代加工的防水新产品,专门用于密封和结构修复,堵漏速度快得没话说。”
  春节后订单猛增,新租的5间门店当仓库都不够用。负责在线销售的张凯隆一边飞快敲击键盘,一边笑着“抱怨”:“这几天还稍微好点,前阵子刚过年的时候,我眼睛一睁就开始接单,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手指都快敲麻了。天一热,旺季来了,估计又得从早忙到晚。”
  说起返乡创业,张小永满是感慨:“以前在上海打拼,虽说事业也算有成,但心里总惦记着老家。这几年回来一看,家乡的创业环境翻天覆地,街道和社区的干部一趟趟上门,跟我说政策、谈扶持,就盼着我们回来。”于是,2023年,借着平舆县“三园”建设的东风,张小永带着技术与资金回到家乡,让豫博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落地开花。
  移步共同富裕加工园冯庄园区,5座崭新厂房矗立在阳光下。该街道有关负责人站在厂房前,自信满满地说:“欣昊藤编已经把这些厂房预定下来了,要打造藤编一条街。我前几天跟他们负责人聊,人家说预计招聘20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到时候乡亲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远处,欣昊藤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金属碰撞声、机器轰鸣声交织。工人李大姐说:“以前只能在家种地,偶尔打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挣不少,还能照顾家里,日子有盼头。”
  该公司负责人刘进高中毕业后就去北京闯荡,在室内外装饰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毅然返乡创办藤编加工厂。回想起创业初期,刘进说:“车间刚落地的时候,周边村子的姐妹听说能在家门口上班,都特别积极。”短短几年,刘进已拥有2个生产车间、1个仓库,员工40多人,还带动周边60多个手工编藤作坊,500多人实现就业,把小藤编做成了大产业。
  东皇街道积极腾退闲置厂房、盘活低效用地,为返乡创业搭建平台、提供精准服务,不仅帮企业解决场地问题,而且协助办理各种手续,有啥困难都第一时间帮忙协调。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众多东皇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在大王寨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张庙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入驻企业负责人刘建旭、张俊峰等人,都从外出“打工者”变成了返乡创业的“领头雁”。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化乡土人才计划,让‘头雁’带着‘雁阵’飞,把返乡创业的环境打造得更好,全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新画卷。”该街道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