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9日
乡土文学道路上的追梦者
——读陈志祥散文集《追梦》有感
  □ 王太广
  这两天,当我翻开陈志祥的散文集《追梦》后,似乎有一股泥土的芳香迎面扑来。同样从农村走出的我,瞬间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同时也唤醒了我早已尘封的记忆,仿佛文中的那些往事,自己好像经历过,只是有些恍惚,但仔细过滤一下,又觉得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品味这乡音乡情乡俗的娓娓诉说,像是一壶醇香甘洌的陈年美酒,让人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陈志祥,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来为了生存远离故土到大西北当了一名临时工,在戈壁滩上打石子、铺油路、卸矿石、打煤砖,1977年考取洛阳师范学院。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陈志祥的散文集《追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以家乡遂平为据点,用通俗朴实的语言、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动人的情节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老到、生活阅历丰厚、捕捉素材能力强、文字表达顺畅、语言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
  《追梦》是一部真实生活的真情表达。真实是散文的灵魂,书中的内容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之事,因而才显得真实、真切、生动、感人。他写的《身世》《看日出》《童趣》《天性》等,都是通过真实场景、真实故事、真实人物、真实生活的再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情感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学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矿藏。这种真挚的乡情,来自他对土地的深情、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文以情生,情因物动,正是由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才使《追梦》的一篇篇作品显得亲切自然、感人至深。他把过去艰苦的岁月、艰难的历程、艰辛的道路、难忘的往事、深刻的感悟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同龄人回味、让年轻人了解,给人们以启迪、给自己以充实、给后来人以教育。《追梦》是一部以回忆的形式、忆旧的体裁。
  《追梦》是一部再现农耕文化的史志。《追梦》前23篇所写的内容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遂平县农村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乡村故事、儿童玩趣等,充溢着浓郁的天中文化元素,是当时遂平农村生活画面的生动再现,是以文学形式记录农耕文化的史书,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对天中文化、乡土文学的一大贡献。
  作者在《姥姥的纺车》《煤油灯》《推碾》《刨麻茬》等作品中,反映了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描绘了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足迹。他在对乡村旧事的叙述、描摹中,有娓娓的道白、实物的说明、细腻的刻画、精美的照片,让人对以往的器具、什物、动物、植物、人物、场景、形象等立刻清晰地浮现出来,能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使得作品更有韵味儿、更有读头。
  在陈志祥的笔下,农村的生活、生产,既像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又如打开了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村大世界,把遂平一带的地域方言、风土人情等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本土、本真、本色的乡土文学特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追梦》是一本人生怀旧的体味书。乡村是人生的百味大世界,作者对各种滋味在作品里表述时,总是和父亲、母亲、姥姥在一起,和亲情、友情、师生情在一起,和西北的沙漠、戈壁、胡杨在一起,和艰辛、努力、奋斗在一起,和汗水、喜悦、收获在一起。
  比如,《赌徒》中的父亲,《梦断天桥》中的姥姥,《恩师》中的高中语文老师李治国等,他们都很普通,都是小人物,却有着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且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的改善和教书育人、帮助他人作出过积极努力和一定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值得传颂,他们的人生值得入史立传。当我读到这些人物的时候,觉得不是冷冰冰的面孔,而是带着人生肌肤、人间真情的温度。拧一拧,有汗水、有泪水、有喜悦、有收获,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曾经的乡村寻常之人、之事、之物,经过陈志祥的思想过滤、情感打磨、形象刻画,熠熠生辉、令人感动。尤其是配上陈钢、孙彦军、魏俊峰等摄影家的精美照片,增强了可读性,体现了鲜活力。
  有人说,有梦的人最快乐,守梦的人最坚强,追梦的人最努力,圆梦的人最幸福。也许陈志祥就是最幸福的人,祝愿他在追逐自己的文学梦的道路上,仍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