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30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七个着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市委党校教务科科长、副教授 李安宁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为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一、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筑牢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冷静分析、系统谋划,在加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把握这一根本制度的本质规定和实践要求,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领域,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二、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牢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属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强调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不断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一心向前进。
  三、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引领全国各民族人民勠力同心,为共同的理想价值而团结奋斗,最终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面对不断涌现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主线,不断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现新发展,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五、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文化自信自强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六、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文化发展生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重构文化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站稳文化立场,立足于中华文明丰厚的历史底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同时坚持说理与陈情相结合、差异化传播与精准化传播相结合、主动积极讲与看准时机讲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多重渠道、多样风格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