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啮齿类动物中,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恙螨多集居于杂草丛生的丛林中。当受感染鼠类经过幼虫时,幼虫附着鼠体吸取组织液,同时自鼠类获得病原体,变为带病原体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仍可带病,并经卵传给下一代幼虫。人对恙虫病东方体普遍易感,从事野外劳动者,或与草地频繁接触的人群易患本病。
潜伏期一般为10日~14日,起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40℃,常伴有畏寒寒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焦痂和溃疡为该病特征之一,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肛门等处。焦痂周围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也是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为斑丘疹,暗红色,以胸背和腹部居多,持续3日~7日后逐渐隐退。
恙虫病并不复杂,特殊人群如孕妇可用阿奇霉素,疗程均为7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本病无效。
恙虫病的预防需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恙螨幼虫叮咬,目前无相关疫苗用于预防。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苏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