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天气是指在无风、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俗称雾霾。
大气中的PM2.5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的总称,其直径约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PM2.5在大气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不容易去除,且能吸附多种有害物质,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部,某些组分还可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室外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农村秸秆燃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此外,露天烧烤、食物烹饪以及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也会造成空气中PM2.5的积聚。
室内PM2.5除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外,室内吸烟、食物烹饪也可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
雾霾天气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吸入污染物引起的咳嗽、咽喉痛、眼部刺激等症状,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
而长期持续的雾霾天气可增加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那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公众应减少户外活动;儿童、孕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应及时关闭门窗,不要在室内吸烟,此外,应避免烹炸等可能加剧室内空气污染的行为,应根据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尽量避开污染高峰时段,每天开窗通风1次~2次,每次10分钟~20分钟。如室内人员较多,空间较小,则应适当增加开窗次数;如有条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如必须外出,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并佩戴合格的口罩;外出回来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皮肤。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 许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