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了,不少老年人由于鼻黏膜功能减退,加上血流瘀滞、鼻甲肿胀,常有通气不畅,清涕长流症状出现。尤其外出受冷风一吹,或进食时热气熏蒸,清水鼻涕会不自觉淌下来,到医院就诊会给些鼻腔黏膜收缩剂,大多难以治疗。此病中医辨证属于“老年鼻鼽”,用内服药调养,配合外治,疗效满意。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年老体弱,老年人容易接受。
老年多涕证,要辨寒热,寒者多为肺气虚,水湿停聚,或生鼻息肉,通气不畅;久者寒郁化热,咽喉干痛,里热化火,肺阴不足,津气不得上承。
此病治疗要领重在补益肺气:重在益气,重用黄芪。肺脾强健,表卫实固,则涕止。佐以宣通、开泄。兼顾脾胃,结合前鼻镜检查,了解鼻腔黏膜局部表现,辨证用药,大多为黏膜苍白水肿,少有颜色鲜红、紫暗的情况,苔薄白,脉细弱。
方剂多采用:前胡9克、天花粉9克、辛夷6克、防风6克、薏苡仁12克、炒白术12克、炙黄芪30克、桔梗4.5克、甘草3克。
服用一个月至三个月。此方适用于虚寒型,也就是大多数患者。
外治法:按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使用最多的办法)。(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