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主要以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为特点,多局限于单侧,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缓慢进展周围神经疾病。面肌痉挛多见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女性,是典型的成年人疾病。
病因:面肌痉挛大多数(80%~90%)是由桥小脑角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还有部分患者可能由肿瘤、炎症或面神经炎等引起。
治疗: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和微血管减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口服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长期应用。
肉毒素治疗:肉毒素治疗的机制是运用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面肌痉挛的程度。常用药物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肉毒素治疗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患者。
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法,指在显微镜下将压迫血管与面神经隔垫开,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其治疗有效率为90%~98%,复发率在8%~10%之间,治应率高,复发率低。
预防:注意保暖,做好面部防寒,清淡饮食,注意锻炼,禁烟禁酒,避免身体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快,不过度紧张。(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王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