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泌尿系统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蛋白质过量。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为肾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积存,是导致肾结石的因素之一。
脂肪摄取过多。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引起对草酸盐吸收增多,利于肾结石形成。
糖分摄入增高。乳糖促进钙的吸收,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为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尿中结晶形成的抑制物减少。正常尿液中含有能抑制结晶的形成和生长的物质,尿中这类物质减少时就会形成结石。
过饱和状态的形成。尿量过少,尿中某些物质的绝对排泄量过多,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和磷酸盐等。
嘌呤代谢异常。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而形成尿结石。
不良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活动量少,也容易出现尿结石。
地区气候影响。在炎热地区,出汗多,尿液浓缩,形成尿结石。
水是最简单、经济有效的预防办法。如何判断自身喝水量是否够?可以根据尿液的颜色去判断。如果尿液颜色清亮,证明喝水量足够;如果尿液偏黄色,证明喝水量不足。(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一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