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常见症状有腹泻、腹痛、大便带血、消瘦等。研究表明,多数IB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主要原因有:
由于进食可能诱发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造成患者进食恐惧,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营养缺乏,甚至体重下降。
肠道炎症的位置、分布面积和严重程度均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导致营养缺乏。
长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消瘦、免疫力下降、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会影响本身疾病的康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正确对待营养问题至关重要。
IBD患者哪些食物能吃?
饮食的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如鱼虾、禽肉、米粥、面条、蛋羹、碎肉碎菜粥、橘类水果。
适量摄入益生菌及其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谷类、蔬菜(如各种果泥、菜泥),此类食物能够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自身愈合。
少吃多餐,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IBD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
勿食生冷、高糖高脂(巧克力、炸鸡排等)、辛辣刺激性(如辣椒、生姜、咖啡、浓茶等)、多纤维素(韭菜、芹菜等)、海鲜等食物,此类食物增加肠黏膜负担,有疾病复发风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