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0日
79岁老人腹痛就医 医生手术取结石
  本报讯(记者 高元元 见习记者 郭诗玮 通讯员 姚 娜)近日,市中医院成功为一位79岁患者取出2枚小肠结石。
  据了解,该患者在进食柿子饼后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曾多次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市中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就诊,入科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最终诊断为小肠结石。确诊后,医生针对患者情况制订了严密的手术方案,术中成功取出梗阻的结石2枚,为患者解除病痛。
  市中医院专家介绍,肠结石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是指某些不能消化的物品、食物或异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形成各种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由此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胀、腹鸣、腹痛等肠梗阻症状,还表现为发热、口臭、腹部包块等症状。
  小肠结石较为罕见,其形成与饮食有关。能够形成结石的食物达45种,常见的有柿子、黑枣、山楂、香蕉、麸皮、苹果等。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鞣酸、胶质、胶粉等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在胃肠蠕动的机械作用下聚集成大块。
  为了避免发生肠结石,应尽量少吃柿子、黑枣、山楂等,尤其不宜在空腹时进食上述食物,老年人因为胃肠功能减弱更易发生结石,因而更应避免食用以上食物。一旦确诊肠结石后,应果断进行手术治疗,以免贻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