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建立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领导人民创立的先进政治文化,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征。红色文化有资政育人功能,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助推革命老区振兴。
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有多种界定,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四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产生、延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红色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红色文化的思想来源。第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团结全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构成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想基石。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内在品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构成红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第四,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人民群众确定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形成红色文化的道德基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征。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资政育人
(一)执政经验启示功能。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理想信念塑造功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我们要学习红色文化,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高尚道德教化功能。我们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要学习红色文化,做到对党忠诚,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加强个人修养,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四)创新素质培养功能。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要学习红色文化,汲取党的创新智慧,弘扬党的创新精神,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
(五)健康情感陶冶功能。健康情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陶冶。我们要学习红色文化,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通过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陶冶情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六)历史镜鉴启迪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七)社会主流价值引领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我们要学习红色文化,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充分发挥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三、发挥红色文化作用,助推革命老区发展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革命老区发展,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一)发展红色旅游。要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统筹考虑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发展红色旅游,做到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打破行政界限,实行区域联合经营,实现多元合作、共同发展。要全面开发红色资源,不但要开发物化文化层面的红色资源,而且要开发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的红色资源,让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要推动山水游、历史文化游、农家游等旅游形态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内涵。要着力建设有教育性、观赏性特点的主题旅游文化,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启迪作用,让旅游者在观光赏景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二)针对中小学生组织编写红色文化乡土教材。要借助红色文化乡土教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中小学生认真学习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感受本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要以本地红色资源为基础,搜集和整理红色革命故事、红色人物传记、红色诗词、革命歌曲等,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分不同年级编写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感染力强的教材,让红色文化教材具有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地方政府可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设计和生产一些体现红色文化的工艺品,支持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2015年,确山县投资5.6亿元打造了占地40公顷的提琴产业园,产业园不仅有厂房、宿舍等配套用房,还建设了提琴主题公园、演艺厅、乐器展示大厅等。目前,该提琴产业园有提琴乐器制造企业9家,年产各类提琴5万把,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的李建明回乡创办了昊韵乐器公司,116名农户在公司学习了提琴制作技术,依靠专业技能实现增收致富。⑥2
(作者系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