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8日
发扬百色起义精神 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 周明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百色起义精神即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是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韦拔群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1929年12月11日在广西百色成功组织领导百色起义的斗争意志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激励百色革命老区生产建设、发展振兴的精神动力。
    一、百色起义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9年12月11日,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韦拔群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广西百色成功组织和领导了武装起义,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壮举,被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全国政治上同样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右江革命根据地与随后建立的左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拥有5万多平方公里、150多万人口、武装力量逾万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活动,为百色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孕育而生。
    二、百色起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百折不挠是百色起义精神最宝贵的品质。百色起义从前期准备、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到转战千里北上、保卫右江苏维埃政权,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红七军将士历时9个月、跨越5省、转战7000多里,与反动势力战斗100余次,7000多人的部队抵达江西中央苏区时只剩2000人左右。百色起义的领导者和全体指战员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直到革命取得胜利。
  实事求是是百色起义精神最难能可贵的灵魂所在。百色起义的领导者全面分析百色的形势,敢于正视现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机动灵活,成功发动了百色起义,并采用“共耕”和“分耕”的土地革命政策,团结广大贫苦农民,壮大了红军队伍。
  依靠群众让百色起义有了最牢固的基础。百色起义的领导者遵循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方针,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参加红军闹革命、翻身解放谋幸福。
  团结奋斗是百色起义精神最鲜明的特色所在。百色起义前期,队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长期征战,一直处于艰险困苦的恶劣环境中,物资比较紧缺,力量显得比较薄弱和分散。百色起义的领导者充分发动和广泛团结各阶层力量,注重改变斗争方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成功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三、新时期发扬百色起义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立足百色革命老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发扬百色起义精神,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一)立足百色革命老区乡村的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发展兴旺发达的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发扬百色起义精神,立足当地优势,挖掘地方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对革命老区生态系统的保护、管控、修复和建设,把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要发扬百色起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当地实际,持续开展乡村植树造林和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并执行村规民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洁、齐、美”的生态宜居乡村。
  (三)充分挖掘百色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百色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特色浓厚的精神家园。要发扬百色起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文明引领,依靠发动群众,开发具有革命老区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产品,广泛宣传革命老区的特色文化产品,凝聚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增强革命老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的红色乡村。
  (四)将百色起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乡村治理机制结合,完善乡村治理内容,构建具有革命老区特点的乡村治理体系。运用道德讲堂、节庆活动等载体,整合法制教育、文明家风、乡规民约等内容,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决定乡村治理方案,团结和依靠群众,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五)从百色起义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吸取营养,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展革命老区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改善革命老区乡村面貌。要坚持实事求是、团结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发资源型和开放型产业群,延长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四、新时期发扬百色起义精神、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思路
  (一)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营造新时期发扬百色起义精神、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围绕百色起义精神和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主题,设计和开发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和专题文旅项目、节庆集市、对外宣传活动等,大力宣传百色起义精神,让百色起义精神家喻户晓,汇集强大的舆论宣传和社会推动力量。
  (二)构建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机制,传承红色基因,振兴革命老区乡村。在乡村规划、建设、治理等方面构建一系列融合和联动机制,按照乡村振兴要求,集中开发以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特色项目,形成“红色基因人人共享、传承项目人人参与、红色乡村人人共建”的局面,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三)制定和实施支持政策,创建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革命老区乡村家园。结合当前百色革命老区面临的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务实推进、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建设等机遇,制定创建革命老区乡村家园的政策,搭建多层面、多类型的发展平台,在发展规划、产业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政策支撑项目落地,以项目引导资源开发,创建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革命老区乡村家园。
  (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助推新时期百色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平台,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配套设计红色基因挖掘、拓展、传承、推进项目,创建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乡村振兴主题工程,共同建设百色革命老区红色乡村。⑥2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