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2日
确保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 惩罚性赔偿适用有法可依

刘四超


  检察机关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工作开展3年多以来,全国范围内提起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有数百起,诉讼请求大致分为赔礼道歉、惩罚性赔偿金、承担相关费用等。检察机关如何通过提起公益诉讼来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运用惩罚性赔偿金去推动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是公益诉讼目的,也是现实工作难题。
  目前,因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没有相关法律具体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亟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以具体指引,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有法可依,以保证食品安全社会公共利益被尽可能地保护。
  立法确立检察机关适用的权力。在实践中,食品安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大多是检察机关的状况下,赋予检察机关明确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具有实践意义。为检察机关的各项诉求确立请求权基础,做到法官判案有法有据。
  对提出惩罚性赔偿金诉讼请求的立法完善。从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的立法本意来看,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归属于受侵害的消费者,属于实质性请求权。而消费者协会通过“公益性职责”所提起的惩罚性赔偿,只是受侵害消费者所享有的实质性请求权的集中行使,依附于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
  我国对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散见于各单行立法中,而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仅在一些单行法或是司法解释中稍有提及,并无具体可行的规定。因此,应该在保持民事责任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同一个立法指导思想来制定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
  立法确定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惩罚性赔偿金数额如何确定不仅关乎不特定受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问题,还涉及对被告人承担责任的问题。因此,必须有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来保证上述目的实现。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确定除规定相关的执行区间外,更要结合实际案件当中违法行为人实际实施行为,如行为人危害食品安全的时间久、区域范围广,但是查清的数额却很小,此时必须综合全案考量,确定赔偿数额。因此,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提出立法建议,以法律的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固定,这样从根本上解决检察机关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
  检察机关提起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对违法行为予以震慑。目前,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维护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来完成,如果仅仅提出排除妨害、赔礼道歉的诉求,显然违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初衷。检察机关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仅仅提出赔礼道歉,既不利于惩治违法行为人的过错,又不利于不特定受害者的权利保护,无法彰显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而提出诉讼的正当性。因此,适用惩罚性赔偿显得尤为关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重要指示。检察机关更要立足职能,做好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既要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来支撑民事公益诉讼当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又要在工作实际中积极对惩罚性赔偿进行探索,争取为将来立法提供经验支持。同时,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是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战略提供支持,也是推进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者单位:遂平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