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1日
黄淮学院:产教融合 育天中英杰 校市合作 增发展动能

见习记者 杨森

  “我们创业者要聚众智、汇众力、创众业,要脚踏实地,要真干、实干甚至苦干。”近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黄淮学子王健乐创办的公司,提出殷殷期望。
  这位黄淮学院2012年毕业的年轻创业者,何以得到总理的高度关注?
  原来,毕业后,王健乐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号召,积极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创办了小二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先后斩获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前六强、中德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带动就业创业近200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黄淮学子取得成功的背后,折射出近年来黄淮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黄淮学院始终坚持扎根天中大地办大学的理念,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深化产、教、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该校党委书记李国胜说。
  “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该校积极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量体裁衣”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重点打造了基于区域产业链需求为核心的六大特色专业集群。“围绕产业办专业、办专业促产业”,办学思路一下子开阔了。
  从应用出发,不仅开阔了办学思路,而且盘活了办学模式。该校与行业企业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了“合作发展联盟”,共建了11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0余个校内外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黄淮学子早早走出校园“象牙塔”,在产业发展与实践研究中磨砺宝剑之锋;行业企业也得益于“黄淮智慧”,以黄淮学子的技术和科研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教学做合一”。
  体制机制完善,创新之魂一触即发,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应运而生。该校选优配强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团,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立体化搭建“1+N”创客空间集群,全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动画专业2012届毕业生何鹏,将内容营销思路融入电视媒体领域后大获成功,斩获国内外众多广告营销商业创新奖项,现任当当文创集团副总裁。建筑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贾广涛,在创新创业学院的孵化帮助下,“二氏三少”肉夹馍门店火爆全市,获得2018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张志恒,利用课余时间服务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不断积累创业者们的成功经验,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自主创业的农业科技公司越办越好。
  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活力源泉。该校聚焦产教融合,推进校市合作,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校市联动”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该校充分发挥驻马店产业发展的人才智库作用,以人才支撑强力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全力激活企业发展活力,以师资力量大力培养优秀企业人才,积极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校市合作成立了“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利用先进科研成果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该校与九县一区签署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合作打造了27个特色产业项目;校市合作成立了“驻马店企业家学院”,举办6期“驻马店市产业强市大讲堂”,培训3000多人次,深受企业家欢迎。
  一支支从黄淮学院走出的精兵强将,加入“院企人才合作工程”,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帮扶。如驻马店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之时,突遇机电安装、管网集成等施工技术难题。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博士团队迎难而上,利用BIM技术巧妙破题,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校市合作共建的11个产教融合平台和23个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科研攻关的桥头壁垒、科技成果的转化摇篮。该校近3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有百余项科研成果在企事业单位落地推广,其中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博士团队所做的“微生物转化秸秆和养殖粪便制备生物有机肥与产业化研究”获批河南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黄淮学院,正逐步走向世界。去年5月17日至19日,聚焦“劳动、实践、创造”的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天中,共商产教融合发展大计。论坛开办六年来,作为承办机构之一,黄淮学院充分抓住发展机遇,打响国际知名度,产学研结合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科研实力和应用型大学建设水平越来越高。
  “站位新时代,黄淮学院党委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拉高工作标杆,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立足新时代再出发,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答好新时代答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谈到学校未来发展,李国胜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