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
说起“烧汤花”,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种非常乡土化的花卉,城乡庭院、房前屋后的边角地带,人们经常种几棵来点缀。
“烧汤花”这个名字来自它傍晚开始绽放的习性。河南人把晚饭叫“汤”,吃晚饭叫“喝汤”,做晚饭叫“烧汤”。顾名思义,这种在晚餐时分开放的花,就叫“烧汤花”。夏日傍晚,晚霞映红西天,沉默了一天的“烧汤花”振作精神,绽放一朵朵绚烂的“小喇叭”,淡淡幽香弥漫,映衬着家家升起的袅袅炊烟,夏日乡村的祥和就氤氲在这小小的花儿里。
“烧汤花”实在不像一个花卉的大名,经常有人问起它的学名。“烧汤花”的学名叫紫茉莉,是紫茉莉科紫茉莉属的草本植物。它的根又肥又粗,倒圆锥形;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两面均光滑无毛;花数朵簇生枝端,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高喇叭状;花傍晚开放,有香气,次日午前凋萎;最有特色的是花后结的果实,黑色球形瘦果,表面有皱纹,形状像小地雷。
尽管名字里面有茉莉二字,但“紫茉莉”和著名的“茉莉花”却没有关系,更不是茉莉的一个品种。找相同点的话,二者都有香味儿,都是“舶来品”。茉莉花原产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紫茉莉原产南美洲。紫茉莉生性泼辣,栽培容易,在当地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但地下部分稍加保护可安全越冬,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春季用种子繁殖比较简单,农历三月上旬直播于露地,15℃~20℃条件下七八天就可萌发。紫茉莉喜通风良好环境,在略有庇荫处生长更佳。露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基本不用管理即可生长良好。
许多人喜欢它地雷状的果实,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果实,在过去它可是做胭脂、香粉的优良材料。紫茉莉种子中富含白色胚乳,干燥后变成白粉状,种子成熟时收采成熟种子,去皮研成粉末,取粉搽脸,可使面部光洁、白皙,有美容、除斑之功效。因此,紫茉莉又有胭脂花、粉豆花的别名。紫茉莉香粉的美容、祛痘、除粉刺功能可不是现在才发现,几百年前古人已经这样做了。《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补妆,笑着说:“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作。”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看看人家贾宝玉,当年就知道用这“烧汤花”种子制作高级化妆品,这智商、这见识敢小看吗?
植物的世界很有意思,有时候和人类社会一样,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气度。有的富贵、有的高洁、有的安静、有的热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烧汤花”,最恰当的是:平民。它实在是很平民化的花,它不需要特别种植,一旦落地就能生根发芽,自生自灭;它不登大雅之堂,公园、园林等场合少有踪影,几乎都是篱笆旁、树荫下、墙角边自开自落;它不娇贵,很少病虫害,不需要打理;它低调不起眼,太阳下山夜幕拉开悄悄绽放,一夜孤芳自赏,次日阳光灿烂之时,它又把美丽的花朵闭合,不争不宠。
由此可见,昼合夜开的“烧汤花”真是不同凡响。今黑儿你喝汤了没?恁家"烧汤花"开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