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郭寺村:小村扶贫故事多


通讯员 董禧颖


  近年来, 平舆县万冢镇郭寺村围绕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 目标, 狠抓产业扶贫, 以产业带动技能、 以技能促进就业、 以就业实现增收, 催生了永信现代农业合作社、 金升食品厂、 诚信藤编厂等带贫企业, 培育了一批农产品种植、 食品加工、 手工编藤等技能人才, 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为该村如期脱贫及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

1 学到了技能 增添了底气


  “从来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工挣钱, 老了老了还学了个手艺。 ” 家住前吴楼村的贫困户王秀连一边穿辣条一边激动地说,“以前就想着不中用了, 没啥指望了, 党的政策好, 村干部多次到家里鼓励我来干活, 既不耽误照顾残疾的儿子,又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真高兴。 ” 像王秀连这样在金升食品厂、 诚信藤编厂、 永信现代农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有 65 人, 每年每人收入不低于8000元。扶贫产业不仅让贫困户学到了技能、 实现了就业、 增加了收入, 更增添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了脱贫的底气。

2 受到了鼓舞 激发了动力

  在诚信藤编厂, 每天上演着 “你是我的眼, 我是你的腿” 的励志事迹: 失去了双下肢的贫困户姚红善和他的盲人妻子在这里学到了本领, 实现了就业、 创造了价值。他们面对贫困自强自立, 立志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精神激励了一大批人, 激发了周边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带动了 30 多名贫困户到藤编厂务工。一些有 “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在农忙时也主动到永信现代农业合作社收葱, 通过自我发展种植、 养殖增加收入, 郭寺村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转移就业率100%。

3 感到了温暖 增进了情谊


  “我要是不好好干就对不起俺村里干部, 他们既帮我干农活, 还帮我带孩子。 ” 在家门口就业的一位村民这样说。
  郭寺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员结对帮扶、 党员助残、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鼓励引导残疾人学技能、 稳就业, 帮助老年人干农活、 干家务。同时, 在藤编厂设立儿童学习娱乐区,周末由党员志愿者帮助编藤工人照看小孩儿、 辅导作业; 包村干部、 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分别与金升食品厂、 诚信藤编厂、 永信现代农业合作社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 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帮助贫困户稳定就业, 通过在生活中的关心关怀, 增进了干群的鱼水情谊。
  扶贫产业是一面旗帜, 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体现着群众的劳动价值, 指引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