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关乎社会和谐、关乎发展进步、关乎民生民心。近日,走进确山县留庄镇柴庄村,党建有力、产业有效、环境有模有样、群众友爱友好。
“村里矛盾纠纷、争执纠葛,有两个高发期,一个是种、一个是收;集中在‘两个边子’,耕地边子、宅基地边子。群众之间有了矛盾纠纷、诉求反映,干部要第一时间赶到,别让群众找第二趟。”采访中,谈起基层治理,该村党支部书记智和平不仅说出了规律性,还说出了如何做。
当了多年村干部的智和平,以担当诠释情怀、务实诠释责任,为全村群众的幸福美好尽心尽力。他带领村党支部探索创建了“村干部+志愿者+群众”的联户共建工作模式,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两年前,107国道东移项目开始实施,需要占柴庄村群众土地。有时候补偿金支付需要周期,村里群众有情绪。智和平就召集群众开会,给群众讲政策、讲大局,并一户一户去家里做工作。群众心里亮堂了、心结也就打开了,对道路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项目施工营造了良好周边环境。
群众增收致富,干部心里舒服。智和平认为,村干部在做好基层治理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有钱赚、能致富。为此,他和村“两委”在县交通局尤其是该局派驻柴庄村第一书记乔智勇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村里发展了光伏发电、粮食加工烘干、中药材种植、羊肚菌种植等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常年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
柴庄村党员干部,用饱含对一方群众的真挚情感,践行高效能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