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种好小香菇 带领乡邻奔富路
  本报记者 方 祥 通讯员 王有震 付 蕊
  在泌阳县高邑镇菇浪裕菌业有限公司,一排排标准化香菇大棚如波浪般铺展,菌棒上的香菇散发着清香。该公司负责人付发闯用18年坚守,在泌阳的土地上书写了奋斗与奉献的故事。
  2007年,刚高中毕业的付发闯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瞄准当地气候与资源优势,一头扎进香菇种植研究,同时靠养猪积累资金。创业初期,他因缺乏经验赔了数万元,但并未气馁。他带着样本四处奔走请教专家,将技术要点记满多本笔记本。2012年,种植规模扩大后,他注册成立了泌阳县菇浪裕菌业有限公司,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如今,该公司已成为综合性农业产业化企业,3条现代化生产线日产香菇菌棒5万棒、平菇菌棒2万棒,累计生产香菇菌棒超7000万棒、平菇菌棒超1.2亿棒。2016年建成的专业菌种厂,年产优质菌种超200万袋,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做农业靠诚信”,付发闯坚持菌棒质量过硬、技术服务到位,其菌棒出菇率高,深受农户信赖。
  致富后的付发闯不忘乡邻,将技术化作脱贫钥匙。高邑镇下陈洼村的陈斌曾是困难户,付发闯主动上门,免费提供菌棒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在其帮扶下,陈斌的种植面积从2亩扩至20多亩,年收入翻10倍,如今成了“致富能手”。多年来,付发闯累计培训种植户超5000人次,带动300多户困难家庭脱贫;公司技术团队24小时为农户提供指导,无论是否购买其菌棒均有求必应。
  从企业家到“暖心人”,付发闯的爱心温暖着一方土地。金秋助学季,他坚持十几年捐赠助学金,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此外,他还为素不相识的残疾群众捐款、给孤寡老人送物资、帮群众修房屋等。
  “做生意得有社会责任。”付发闯计划未来3年再建100个标准化大棚,带动更多人就业。从田埂探索者到产业引领者、从致富带头人到公益践行者,他播下的不仅是菌种,更是希望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