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新华社记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重要讲话,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磅礴伟力。
  纪念大会前几天,新华社播发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我们写作时的感受:再次回望苦难辉煌交织的抗战岁月,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里激荡奔流。
  支撑这篇政论的是厚重的历史,包括很多抗战人士和具体场景。文章发表后,广大受众反响热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继续挖掘,采访对象的讲述带我们再次走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我们清晰感受到,流淌的民族血脉中,先辈的足音始终回响。不屈抗争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正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力量。
  以疤为证,载记忆入血脉
  1937年寒冬的南京,刺刀划破空气的寒意,至今仍藏在薛玉娟胸口那道深褐色的伤疤里。那是无论过了多少年,依然刻骨难忘的痛——当时不过14岁的薛玉娟,看着家园在侵略者的暴行中变成人间炼狱。
    扫码看全文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