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海涛
生鲜蔬菜经过脱水、盐腌、拌料入坛、存放后即可食用,产品鲜香嫩脆,其腌制关键技术如下:
1.原料及其处理:各种新鲜蔬菜都可以作为腌菜的原料,要求蔬菜成熟适度、新鲜、肉质紧密、无病虫害、粗纤维少,根据特点进行削根、去皮、去叶等处理工作。
2.清洗:除去蔬菜外表附着的泥土、污物,以保证卫生和减少腐烂。
3.晾晒:使蔬菜变得萎蔫柔软,加工时不至于折断;减少水分含量,同时食盐的用量也相对减少,以节省成本;保持腌菜有一定的脆度。
4.腌制:蔬菜的腌制方法可根据品种及制品要求不同而定。常见的有干腌、湿腌、晒腌等方法。
(1)干腌法。干腌法是指在腌制时只加盐不加水的腌制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品种,如萝卜、雪里蕻等。干腌法又可分为加压干腌法和不加压干腌法。①加压干腌法:鲜菜洗净后与盐按一定比例,一层菜一层盐,逐层摆放于池(缸)中。盐要逐层撒匀,并且底层盐要比上层少一些,并保证层层压实。待盐全部溶化后,就可使蔬菜充分吸盐。一般中部以下放盐40%,中部以上放盐60%,顶部放一层封池(缸)盐(或盖面盐)。封池(缸)盐要放得严密,压盖后再压上石头(或其他重物),利用重石的压力和盐的渗透作用使蔬菜内汁液外渗,逐步将菜体浸泡。对于含水量较少的蔬菜,可以一次将食盐用足腌成。②不加压干腌法:与加压干腌法不同的是此法不加重物压菜,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品种,如黄瓜、莴笋等,直接酱制容易破碎,因此要用少量盐腌8小时~12小时,使蔬菜变软且有韧性后,再进行酱制,以减少破碎和折断损耗。
(2)湿腌法。湿腌法就是对含水量较少、菜体较大的蔬菜如苤蓝、芥菜疙瘩等,在腌制放盐的同时,注入适量清水或盐水。这种方法又可分为浮腌法和泡腌法。①浮腌法:将食盐与清水按一定比例经溶化后倒入池(缸)中,加入洗净的鲜菜,使菜漂浮在盐液中,并定时进行搅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咸坯和卤水逐渐变成红色,这种方法多用于老腌咸菜。如果利用多年的老腌菜卤,腌制的咸菜香味浓厚,质量尤佳。采用这种方法腌制时,一定要注意经常翻动,尽量不使蔬菜浮在液体上面,否则容易腐烂发臭。②泡腌法:先将经预加工处理好的鲜菜放入池(缸),然后将预先溶解好的盐水(一般浓度为18°Bé左右)用泵打入池(缸)中,经1天~2天后将其卤汁抽出,在原卤中加盐,将浓度仍调至18°Bé左右,再将盐水打入池(缸)中,这样往复循环7天~15天,就可制得成品咸菜。这种方法适于细胞紧密、质地坚硬、游离水少、干物质含量较多的蔬菜品种。
(3)腌晒法。腌晒法是一种腌晒结合的方法,有些品种如榨菜、霉干菜等,在腌制前要进行晾晒,去除一部分水分,防止在盐腌时菜体中的营养成分过多流失,影响品质。制作酸萝卜头、酸萝卜干等半干性制品时,通过晒制,减少菜坯中的水分,提高食盐的浓度,以便装坛储藏。
5.倒池(缸):为使腌制的蔬菜能均匀地吸收盐分,防止因局部高温造成腐烂变质,有必要进行倒池(缸)。大池(缸)腌菜可用水泵将池(缸)底的盐水抽出,淋浇于蔬菜表面上,可起到倒池(缸)作用,这种倒池(缸)的方法叫回淋,5天~10天内一般要回淋3次~5次。
6.封池(缸):将腌好的菜坯转入空池(缸)中,层层压紧,盖上竹席,放上竹片或木棍,压上石块,再将原有盐水调到18°Bé~22°Bé,灌入池(缸)中,以淹没蔬菜,咸菜坯就可以较长时间储藏,供制作各种酱菜用。
(作者为河南省芽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