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 丹 焦 琳)秋分将至,我市秋作物由南到北将陆续开始收获。我市农业部门统筹部署、多措并举,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力抓好“三秋”生产各项工作,奋力夺取秋粮丰收。同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调动基层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粮食生产筑牢根基。
摸清农业机械底数是保障秋收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参与作业的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机具以最佳技术状态投入作业。引导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与村组、农户签订作业合同,开展整村、整组推进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推广“一条龙”作业模式,有效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作业质量。开通并对外公布24小时“三秋”值班热线,及时为农机作业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与外省地市农机部门签订应急互助合作协议,建立区域合作互助机制。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田间地头安全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小麦作为我市粮食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用重大。各县区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决稳住麦播面积,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及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着力提升播种质量,紧紧围绕提高整地质量、优化品种布局、适期适量播种、强化播后管理四个关键环节,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抓实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立足抓早治小,健全防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学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农资供应监管,提前介入,密切配合,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重点农资产品抽检力度,净化农资市场。
秋粮收购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要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建立健全秋粮收购形势日监测、周研判机制。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做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两手准备。优化收购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流引导,减少现场排队时间和人员聚集。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做好秋粮收购政策宣传解读;市财政、金融部门要保障政策性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市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秋粮收购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