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郭 佳)“检察官姐姐,我们都考上大学了。”近日,3名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少年,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结伴走进确山县人民检察院,激动地向检察官报喜。这不仅是他们个人努力成长的见证,也是该院对涉罪未成年人深入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
回溯过往,这3名少年曾因一时冲动,为所谓的“兄弟义气”参与打架斗殴,触犯法律,因涉嫌寻衅滋事罪移送该院审查起诉。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悔罪态度诚恳及未来可塑性,2024年12月,该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设置考验期6个月,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考验期内,该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联合司法社工,精心构建起多维帮教考察体系。一方面,检察官对3名少年实施严肃的司法训诫,深刻剖析其行为性质与危害后果,同步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增强其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对监护人开展科学、有力的家庭教育指导,着力改善家庭沟通模式与教育方式,为少年回归正途夯实家庭根基。
此外,该院还充分利用假期关键时间节点,策划并开展“红润少年”冬令营集中帮教和各类节日主题帮教活动,通过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等沉浸式体验,有效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转变、行为习惯的矫正和正向价值观的培育。
整个考察帮教过程中,3名少年表现积极,形成了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他们专注学业、刻苦奋进,最终在人生重要关口交出了令人欣慰的答卷。
“这几个孩子很争气,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该院有关负责人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因冲动而犯错。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精准施策,一定能帮助他们重回正轨。”
“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少年迷途知返、奋发图强的答卷,也是检察机关精准帮教、倾情挽救结出的硕果。我们将持续探索和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机制,用法治阳光融化坚冰、用检察温情唤醒希望,激励更多迷途少年重新摆正人生方向。”该院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