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精准监督 协同共治保民生
——确山县人民检察院构建“三位一体”机制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本报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任梦雪
  为深入贯彻落实“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方案要求和会议精神,推动解决农村集中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今年以来,确山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能,探索构建“精准调查+多维发力+联动共治”的案件办理机制,全力筑牢农村饮用水安全防线。
  聚焦民生关切,精准调查取证。针对群众反映辖区部分农村供水站存在管护不到位、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该院发挥检察一体化组织优势,统筹精干力量成立农村饮用水安全案件“1+1+N”办案组开展集中监督,力求切中要害,提高成案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农村供水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在厘清监管职责的同时,办案组以前期摸排的问题为导向,先后走访辖区多个行政村的集中供水站,实地查看供水设施运行、水源处理工艺、水质保障设施,并向各集中供水站、村委、管水员发放三类调查问卷,向县卫健体委调取农村供水工程卫生许可信息等。经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源保护失守、水质保障不力、工程管护松散、人员资质缺位四个方面。
  运用多维手段,增强监督实效。该院组织县水利局、县卫健体委、部分乡镇政府召开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座谈会,出示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未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等证据,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厘清责任主体、解答疑点难点,推动行政机关形成专项整治方案。根据发现线索及立案情况迅速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针对调查发现的四类问题开出“靶向药方”,依法向县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监管并引导群众自觉爱护供水设施,系统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收到检察建议后,县水利局迅速行动,成立专班对辖区农村供水站进行全面排查,整改供水站周边卫生120处,新设水源保护标志牌145个,购置消毒设备90台,集中张贴服务与监督电话,各村管水员已办理健康证。该院多次检视整改效果,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农村供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治理,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延伸履职触角,推动联动共治。积极与刑检、案管部门沟通协作、对接12315和12345投诉举报热线、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志愿者提报、关注网络舆情等途径摸排线索。建立健全案件线索移送与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实现重点领域案件线索全覆盖,采取追根溯源方式分析研判,不断筛查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高质效案件线索,进一步提升监督深度、广度和刚性。为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规范化监管,该院着力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案件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及重大情况通报机制。依托重要时间节点,聚焦农村饮用水安全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围绕典型案例揭示的风险点,深入解读相关法律规范,通过现场答疑、印发手册等方式增强群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引导其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损害公共利益的线索后积极向检察机关提供,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普法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