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传承豫剧薪火 弘扬文化丰碑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豫剧改革先驱、杰出的剧作家和戏剧教育家——“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诞辰120周年。樊粹庭先生是中国戏曲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在豫剧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生于1905年的他,面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其卓越的才华、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豫剧改革的伟大事业。他对豫剧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为豫剧在剧本、音乐、表演、服装、舞美等方面建立了全新体系,使豫剧脱胎换骨、脱颖而出,成为享誉全国的大剧种,最终赢得广大市民的认可。
  20世纪40年代,樊粹庭带领以难童为主组成的狮吼剧团进行了徒步三千里的“文化长征”,在秦岭蜀道间编演《汉江女》《巾帼侠》等剧目,用戏曲唤醒民族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创作出《再生铁》《吕四娘》等新编历史剧和《两条路》等现代戏,将爱国主义精神注入豫剧血脉。在学术与艺术创作上,樊粹庭先生成果斐然,一生创作改编了60多部剧本,如《凌云志》《义烈风》《女贞花》等。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现实生活等领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戏曲语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观众喜爱,而且在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豫剧的经典剧目。此外,樊粹庭先生还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融入豫剧,推动了豫剧艺术的综合性发展,为豫剧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樊粹庭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深知人才对于豫剧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倾尽全力培养豫剧人才,创办狮吼剧团,以团带班,亲自授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豫剧演员,为豫剧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樊粹庭先生注重因材施教,不仅传授表演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艺术追求,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世豫剧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豫剧改革的道路上,樊粹庭先生是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他敢于突破传统豫剧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局限,积极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将豫剧从乡村高台推向城市舞台,提升了豫剧品位,使豫剧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为豫剧成为全国性大剧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樊粹庭先生所开创的豫剧艺术在他的家乡天中大地星辰再繁、焕发新颜。这里不仅培养出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汪荃珍、苗文华、吴素真、史茹等戏曲精英,而且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樊粹庭先生的故居遂平潘庄已成为豫剧文化研学基地——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豫剧“美玲班”培养戏曲专业人才,黄淮学院设立“樊粹庭豫剧文化研究所”从理论视角研究戏曲文化等。成立10年的驻马店市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是当地党委、政府戏曲工作的参谋和助手,也是联系广大戏剧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促进会以“打造樊粹庭豫剧文化品牌为己任,在研究戏剧理论上有新成果,在戏剧宣传推广上有新进展”,出版樊粹庭豫剧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汇编,收集省内外戏剧专家和学者有关樊粹庭研究论文、戏剧评论、资料等300多篇100多万字、图片400多幅,从樊粹庭的生平事迹、历史地位、社会评论等多方面、多角度给予介绍,对人们认识和了解樊粹庭先生起到了启示、普及作用。促进会编印了《樊粹庭》画册,制作了文献专题片《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得到群众好评。2016年,促进会建言献策,建议把豫剧小镇纳入市政建设规划,勾绘出“南武北文”(南有杨靖宇纪念馆、北有樊粹庭豫剧小镇)市区建设的文脉格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围绕樊粹庭先生的出生地,相继建成了樊粹庭纪念馆、樊粹庭大舞台、樊粹庭纪念碑及市区多处戏曲广角。2018年和2019年,促进会协助创建了“河南省豫剧之乡”“河南省戏曲之乡”,先后编写了《戏曲知识问答500问》、开办了戏曲知识讲座,在街道社区组织群众性戏曲演出活动。遂平县城有戏剧表演团队近30个,在广场、公园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驻马店市区每天有60多个戏曲演唱点,散落在广场、公园、河畔,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驻马店有90多个剧团和3000多名演职员,活跃在城乡。同时,促进会高度重视樊粹庭遗物收集整理,投入了大量精力,奔郑州赴西安、查档案找故人,目前已有近2万件文物入馆展览。为助推“樊粹庭豫剧小镇”的打造,促进会先后奔赴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浙江绍兴“越剧文化小镇”、江苏昆山“昆曲文化小镇”、江苏泰州“梅兰芳纪念馆”四地考察,撰写了《赣浙苏三省四市戏曲文化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得到了市主要领导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贯彻实施。2019年12月14日,促进会申报的“豫剧小镇集体商标”在国家专利局成功注册。2018年~2021年,促进会连续4次成功协办河南省第十四届、十五届戏剧大赛和省文联第八届、第九届黄河戏剧节;联合省文联共同举办第一次全国性樊粹庭豫剧文化高峰论坛,交流樊粹庭豫剧文化研究新成果,提高了驻马店的知名度;2021年12月9日,联合黄淮学院天中文化研究院首次召开我市著名剧作家“周明理戏剧创作座谈会”,宣传推介了驻马店戏曲名人,厚植了创作沃土;与中国邮政集团驻马店分公司共同组织发行“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纪念邮折,发挥了邮票文化的载体作用,展现了驻马店戏剧事业薪火相传;成功拍摄电视纪录片《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并获驻马店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助力遂平县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成立,打造樊粹庭豫剧文化名片。为后继有人,促进会注重扩大队伍,坚持“专业水平、道德素养、个人爱好”等入会条件的综合考量,吸收新会员。目前,已有副会长单位8个,团体会员10个,个人会员200多人。
  回顾走过的路程,“一群志同道合的戏剧人,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青年才俊,全凭一份使命、一份担当、一份热爱,相聚在樊粹庭这面旗帜下,为社会尽职尽责、为豫剧的传承尽心尽力”。我们深知,樊粹庭先生诞生在驻马店,不仅是驻马店的荣耀,更是驻马店亮丽的名片,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我们深感,继承、发展、创新樊粹庭现代豫剧思想、豫剧艺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尽管任重道远,但砥砺前行、永远向前。樊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以樊粹庭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契机,传承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担,努力推动豫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驻马店市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