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玉荣
近段时间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炙烤着正阳县大地,庄稼在烈日下不停地“喊渴”。面对旱情,正阳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一场抗旱保秋攻坚战在广袤的田野上全面打响。
抗旱一线热火朝天
近日凌晨,天色尚暗,闾河乡夏庄村村民廖世民便戴上头灯,拉着水泵和水管,匆匆赶往自家的花生田。一到地头,他就熟练地接上水泵、摆好水管。“因为干旱,水位下降得厉害,水浇得慢。”廖世民一边忙碌一边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在不远处的黄山村,村民韩成东坐在电动三轮车旁的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疲惫。“12个小时才浇了2亩多地,我种了40亩,就盼着能下场雨。休息一会儿,我还要接着浇。”韩成东说。
与此同时,黄磊家庭农场里一片繁忙景象。黄磊正带领着工人抗旱。14台自走式喷灌机全部拉进田里,昼夜不停地浇灌。
干群同心打响攻坚战
雷寨镇迅速启动镇村两级抗旱应急响应,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
在雷寨社区,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抗旱服务队挨家挨户统计旱情。他们协调了6台柴油水泵、20多套喷头,铺设临时管道3000多米,对社区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进行轮灌。“水泵24小时不停,党员干部轮流值守,绝不让一户庄稼‘喝不上水’。”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霞顶着烈日检查管道,汗水浸透的衬衫上结满了盐霜。
王围孜村党支部书记李辉介绍,村民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得知抗旱倡议后,主动集资邀请打井队,仅3 天时间,便新打了 8眼 40米深的机井,可辐射周边400多亩农田。
协同联动保秋粮
日前,正阳县抗旱保秋工作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应急抗旱措施,科学调度水源,全力保障农田灌溉,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县农业农村、水利、电力、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统筹调度抗旱水源,全力保障群众灌溉需求。同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抗旱生产自救;对群众自行出资打井抗旱的给予补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县水利部门要根据抗旱浇灌需要,坚持科学用水原则,持续关注灌溉用水需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抓好农田灌溉机井排查检修,加强新打井补贴政策宣传;县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县电力、农机等部门要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烈日下,正阳县的田野里机器轰鸣、水流喷涌,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作战,誓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全力以赴抗旱保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