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对生命负责

□ 孙秋鹏


  对生命负责究竟是什么,我想它应该像是月光照于草叶上,让每颗露珠都记得自己的怀里抱住的有整个天空。对生命负责不该是被镌刻或印制的条条框框,而是风穿过松林时,每根针叶都懂得的共振。
  对生命负责时,我们不必刻意记着责任的名字,只需在看见云儿飞翔时,忽然懂得自己也是天地间正需赶路的人。对生命负责,有时候也像候鸟们,从不会问迁徙,只需展开翅膀,让人间在羽翼下变成诗行。你如若怜惜一朵花的凋零,便会懂得珍惜一个人的离去;你敬畏一颗种子的倔强,就不会轻视任何人的任何一种努力。
  对生命负责,最终将成为自己与生命万物的默契。
  我们有时候错误地以为,责任太像负重前行的船,却不知晓它更像是引渡的方舟。史铁生转动轮椅,肯定不是对命运的妥协,而是用文学种出森林,让每个疼痛的人都能找到清凉。当我们不再用“原本”“应该”这样的词语绑架生活,而是在受挫时允许眼泪浇灌新的勇气,那么便是对生命既温柔又硬气的负责。就像种子在黑暗里从不抱怨土壤的厚重,只是默默把根须绞成缆绳,等待攀缘破土时,让阳光与罡风成为生存最上瘾的洗礼。
  你怎能忍住不去了解,这生命责任里都藏着万物运行的秘语。母亲把孩子的退烧药碾成粉末的小动作,与园丁为濒死的盆栽换土的小耐心,原是同一种模板。科学家在实验室记录数据,和农人在泥水里插下秧苗,都在书写同一句话——生命的多种文章都是段落与段落的相衔,是逗号与句号的相惜。
  一辈子活着,我们要让“我”的存在成为一个永恒的惊喜。这种惊喜,发生在你在超市里轻轻放回碰掉的苹果的一瞬间,发生在地铁中为老人挪出座位的善意里。这些细碎的坚持,都是在让有坚硬和尖角的现实也透出生命的柔软与光泽。
  有人说,这是个容易失重的时代,情感的多色碎片漫天飞旋。是的,我们常在跟风,追赶风口,却忘了身边与脚下,可责任许多时候不在醒目处。它在菜市场阿姨递来的那把额外的小菜叶上,在有人看到流浪的猫狗时放下的那碗温牛奶里。这些很微观地坚持,像冬日阳台上的绿植,不比红梅,却让生存的房间和心灵深处始终醒着春天。责任之花往往在最平凡的一生坚守中绽放。
  当我们习惯到自然而然地在雾色中牵着孩子的手走过斑马线,习惯到自然而然地把废弃的电池投进回收箱,并且在几句争吵中想起对方眼底曾有的星空……责任便化成了看不见的桥,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桥上遇见彼此的平安快乐,然后一起走向更辽阔的晴明。因而,对生命负责最终将在时光中沉淀为生命的底色。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当我们学会时时处处用责任与心灵共鸣,生活便不再有心忧和无序,而是成为一场与天地全部生命共生的纵情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