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士君 通讯员郭永勤)近日,在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即将启幕之际,黄淮学院以一场高规格学术研讨会,致敬“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诞辰120周年。来自中山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河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天中,共话豫剧改革薪火传承,共谋传统艺术创新发展。
此次研讨会由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天中书院及天中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黄淮学院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樊粹庭先生扎根中原沃土革新豫剧艺术的实践,至今仍为戏曲教育改革提供宝贵镜鉴。驻马店市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系统梳理了促进会在“樊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学术研讨环节亮点纷呈。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以新发现的一批樊氏手札为切入点,揭示其融贯中西的戏剧观;河南大学教授张大新通过《论樊粹庭对中国近现代戏剧变革的独特贡献》的主旨报告,系统阐释樊氏改革中的人文精神;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樑则从当代戏剧创作视角,解析樊粹庭守正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专题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樊戏’美学精神、豫剧活态传承”等主题展开深度对话,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的跨界探讨尤为精彩。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联合天中文化研究院打造豫剧非遗研究高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作为中国现代豫剧奠基人,樊粹庭毕生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他创作的《凌云志》《义烈风》等48部经典剧目,开创“樊戏”新范式;倡导的戏剧教育社会化理念,更为豫剧人才培养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