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钱佳佳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真阳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真阳街道、闾河乡立足辖区实际,创新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深度数据赋能、前端源头治理、多元矛盾化解,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为辖区平安建设注入法治动能,绘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法治乡村新图景。
精准锚定治理靶向 当好法治参谋
真阳法庭充分发挥司法数据“晴雨表”风向标作用,定期梳理各行政村“万人成讼率”、案件类型分布及矛盾高发领域,形成涵盖婚姻家庭、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基层治理司法大数据报告》。针对多发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关系纠纷等突出问题,真阳法庭联合街道、乡镇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实施类案联动调解的工作指引,从源头减少同类纠纷发生。
前端聚力源头防控 筑牢矛盾防线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真阳法庭深度融入街道、乡镇“三源共治”体系,建立“预防—排查—化解”全链条治理机制。一方面,联合组建由“法官+街道政法委员+村(社区)网格长+调解员”构成的矛盾排查先锋队,每月开展进网格、进田埂、进院落常态化走访,重点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诉求,动态监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依托街道统筹调度、法庭专业指导、多方力量参与的多元解纷模式,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策”,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行政调解+法律指导”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在萌芽阶段化解。
浸润人心厚植根基 培育治理沃土
真阳法庭以“法治文化下沉”为抓手,构建“巡回审判+专题宣讲+旁听庭审”立体式普法网络。一方面,组建法官宣讲团,围绕群众关切的彩礼返还、农民工讨薪、宅基地纠纷等热点问题,深入村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法治夜校、田间课堂等特色宣讲;另一方面,选取赡养、相邻关系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邀请乡镇干部、村民代表现场旁听,用身边案讲身边法。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威严,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从数据共享到协同解纷、从法治宣讲到文化浸润,真阳法庭不仅探索出一条“司法+行政+社会”协同治理的新路径,还让“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将持续深化信息互通、资源共用、难题共解机制,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更高效的多元共治、更浓厚的法治氛围,让基层治理的防护网更密、同心圆更圆。”真阳法庭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