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距离
——记汝南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张晨辉
  本报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时旋旋
  7月10日5时,大部分人还在沉睡中,汝南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张晨辉已坐在餐桌前给自己注射胰岛素。针尖刺破皮肤时,他眉头微蹙却没停顿,这个动作重复了十多年。“今天要去王岗镇拘传,得提前把药备足。”他说。
  7时,汝南县人民法院停车场,张晨辉带领执行组整装待发。“李某拖欠农民工工资案,被执行人可能藏匿在亲戚家;张某金融借款案,今天必须找到其名下那辆抵押车。”他指着卷宗上的红笔标注,快速分配任务。
  8时15分,王岗镇某村舍外,张晨辉示意队员保持安静。连续三天蹲守,终于发现被执行人李某的踪迹。“我们是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这是拘传票。”他亮出证件时,声音因急促呼吸有些发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面对李某家属的阻挠,他耐心宣讲有关条例,半小时后成功将人带回法院。
  10时 30 分,调解室内气氛紧张。申请执行人是7名农民工,情绪激动地拍着桌子;被执行人李某则低头沉默。“老李,你看这几个大哥的手全是茧子,他们的工资是家里的救命钱。”他拿出农民工子女的学费缴费单,又指着法律文书上“拒不执行将面临刑事处罚”的条款,沙哑的声音里带着恳切。两个小时后,双方达成和解,李某当场联系家人筹来5万元现金。
  13时,张晨辉坐在法院职工餐厅角落扒拉几口饭。刚吃两口,手机响起。张某的抵押车在平舆县出现。他立刻放下碗筷,抓起药盒就往外跑,途中吞下两颗降糖药。“辉哥,你上午没休息,要不我带队去?”年轻干警劝道。“不行,这案子拖了半年,申请人等着这笔钱做手术。”他坐在车上,趁着半小时的间隙眯了一会儿。
  15时20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排查,平舆县某二手车市场内,张晨辉一眼认出目标车辆。面对店主“不知情”的辩解,他调出车辆登记信息和抵押合同,依法出示扣押令。“我们是来执行公务,不是来为难谁,但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你清楚。”他语气平稳,额角的汗珠却顺着脸颊滑落。
  17时40分,返回法院的路上,张晨辉接到妻子的电话:“医生说你昨天的检查结果不太好,建议尽快再去复查。”他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轻声说:“今晚加个班把卷宗整理完,明天一早去。”挂了电话,他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下周一约谈某公司法人、周三去银行冻结账户、周四给申请人送执行款……
  20时15分,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灯火通明。张晨辉对着电脑录入结案信息,不时停下来揉眼睛。桌上的浓茶已经续了第三杯,旁边散落着空药板。“辉哥,你的血糖监测仪响了。”年轻干警提醒道。他低头一看,赶紧撕开一包葡萄糖粉倒进嘴里。“这起房屋腾退案终于结了,申请人下周就能搬新家。”他指着屏幕上的“执结”字样,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
  22时,张晨辉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妻子早已热好饭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红了眼眶:“你今天又没按时吃药?”他从口袋掏出空药盒晃了晃,笑着说:“放心吧。”临睡前,他在工作日记上写道:“今天执结2案,和解3案,虽累但值。明日计划:复查身体,处理积案……
  在汝南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这样的日子还在继续——这位每年执结数百起案件的“拼命三郎”,曾经获得县“五一劳动奖章”的执行干警,一心扑在工作上,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距离,用坚守诠释党员的初心,在执行一线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