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按蚊叮咬可以传播疟疾。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少数病例由于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后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疟疾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尤其是疫区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HIV感染者及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且无免疫的人较易感染。目前,疟疾流行区依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等,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疟疾发病率最高。
疟疾有哪些类型?
疟疾分为四类,分别为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间日疟。潜伏期为13~15天,疾病两次发作之间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故称间日疟。流行广泛,是最主要的疾病类型。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病愈后的3~6个月可有复发现象。
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间歇期约为48小时。卵形疟相对少见,临床症状相对不严重,病愈后可有复发现象。
三日疟。潜伏期为24~30天,间歇期约为72小时,故称三日疟。该疾病类型相对少见,其贫血和其他临床症状都较轻,无复发现象。
恶性疟。潜伏期为7~12天,间歇期约为36小时~48小时。该疾病类型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凶险,可于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尿导致肾损害,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复发现象。
疟疾有哪些诱发因素?
地域因素。生活或者工作在疟疾流行的地区可大大增加患病概率,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等。
个人因素。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婴儿和老年人,孕妇及其未出生的子女,都可增加患疟疾的风险。贫困、低教育水平及卫生保健不完善,未正确服用预防药物、未采取防蚊虫叮咬保护措施,也可使疟疾感染风险增加。
疟疾的治疗。疟疾治疗通常选用药物治疗,无需手术治疗。由于疟疾基本是经蚊虫叮咬传播,因此患者不需要隔离。疟疾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疟疾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疟疾患者,尤其是高热患者发热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多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水分的补给,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消灭蚊虫,避免蚊虫叮咬;同时保持家庭卫生干净整洁,注意通风。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张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