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牛云强 通讯员高 静 赵海洋)“没想到俺村的‘老栗树’被政府挂牌保护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擅自砍伐了。”近日,在驿城区板桥镇夏庄村赵河组郭沟山脚下,赵大爷抚摸着上百年的古板栗树喃喃自语,好像又回到孩童时在树下嬉戏的时光。
4月7日,驿城区一政协委员通过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向驿城区人民检察院转交公益诉讼线索,称辖区有“上年纪”的古板栗树群没有列入古树名录,请求检察机关监督保护。
接到线索后,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立即驱车前往调查,发现郭沟山脚下有上百棵古板栗树群,跨度1.1公里,被当地村民称为“老栗树”。由于附近村民没有保护意识,个别古树被损坏,有的被砍伐出售或当作柴火烧掉。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树名木被违法采伐、移植、损害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静默的守护者正面临多重生存危机。
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照《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履行职责,对古板栗树群登记户口,开展体检,设立保护标志,守护好古树名木。
“我们照单接受检察机关的建议,就古板栗树群存在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改善其生长环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收到检察建议后表态,“立即着手整改,对古板栗树进行普查鉴定,确定有21棵已超百岁树龄,并按程序列入古树保护名录,挂牌予以保护,确定专人管理。”
7月8日,在多方代表的见证下,21棵“上年纪”的古板栗树终于挂上了古树名木保护牌。
“我们将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次古树名木挂牌活动进行‘回头看’,确保古树名木保护问题早日销号。”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