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8日
强化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记中国农业银行泌阳县支行营业室网点主任吕绍勇
  本报记者 方 祥
  5月25日,晨光透过玻璃窗洒进中国农业银行泌阳县支行营业室网点主任吕绍勇的办公室,在办公桌上,农户信用档案、产业调研报告等文件堆得很高。他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着一串串数据:夏南牛养殖户的贷款申请进度、香菇合作社的产销波动曲线、村级信用评级的动态地图……他扶了扶眼镜,指尖快速敲击键盘,将一份授信方案调整至最终版,又在笔记本上重重圈出“供应链金融试点”几个字。
  2021年,泌阳县“夏南牛”养殖面临“活体抵押难”瓶颈。吕绍勇敏锐抓住总行“智慧畜牧贷”政策机遇,带着技术团队跑遍10多个养殖户的养殖场所,在泥地里演示智能耳标安装。“这耳标就是牛的‘电子户口’,牛在哪、健康咋样,手机上一目了然,银行看着踏实,贷款也容易。”每到一处养殖场所,吕绍勇都会耐心讲解。当年11月,160万元“智慧畜牧贷”成功落地养殖户老周的牛场。“这160万元可是给我家牛场发展装了加速器。”老周说。吕绍勇团队运用该模式全年发放贷款3200万元,帮助22户养殖户扩大规模,户均年增收8万元。
  在香菇产业区,面对菇农大棚值钱却贷不来款的难题,他联合泌阳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全县首个香菇大棚估值标准,带着团队进行大棚丈量、拍照、建档,帮菇农制订金融服务方案。菇农王大姐还记得,那年暴雨冲毁了部分大棚,吕绍勇冒雨赶来查看灾情,帮助她办理贷款渡过难关,3天内50万元“香菇贷”到账。
  “老乡们,这‘惠农e贷’就跟咱种地一样,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能收成。”每周三在盘古乡集市,吕绍勇站在红色三轮车上,用方言讲解金融知识。为了让乡亲听懂,他把条款编成顺口溜:“贷款不用跑县城,手机点点就搞定;额度高、利率低,农行助你奔富路。”
  他把课堂搬进牛棚、地头,用树枝画流程图,教农户手机申贷。1年里,26场“金融赶大集”覆盖18个乡镇(街道)。
  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中国农业银行乡村服务先锋”“春天之星”等荣誉证书见证着他10年的坚守,但吕绍勇更看重乡亲的“口碑”:老周把吕绍勇的手机号设为手机快捷拨号,王大姐的香菇丰收了必然告诉吕绍勇,集市卖菜大爷都夸“那个讲贷款的小吕,讲得明白又详细。”
  数据印证着他的付出:累计投放惠农贷款超2亿元,助力500多户农户发展产业。2024年“乡村服务先锋”勋章见证他带领团队的坚守——周末驱车20公里指导养殖户申贷,秋收时节连续3周蹲守粮站,3天发放600万元“粮食经纪人贷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田野,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去看看老周的牛棚扩建进度、去瞧瞧王大姐的香菇有没有新订单、去听听乡亲还有哪些金融需求……在乡村振兴的星空中,吕绍勇或许只是一颗平凡的星星,但正是无数如他般的“追光者”,用实干照亮乡村全面振兴前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