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 祥)近日,在泌阳县泰山庙镇大寨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一根根细长翠绿的豆角、黄瓜、辣椒挂满藤蔓,煞是喜人,工人正忙着采摘、搬运、装箱……
“我今年种了9亩黄瓜,现在摘的是头茬,一天能摘1500多斤,销路非常好。”该村黄瓜种植户王力军说。黄瓜生长周期短、采摘期长,头茬黄瓜抢鲜上市,不仅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鲜、优质的蔬菜。“送孩子上学后,来这里摘黄瓜、豆角,拔草等,一天能挣五六十元。”正在干活的工人张梅说。
近几年,大寨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种植户开始探索种植新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通过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成立合作社、注册品牌商标、设计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培优增效。
“我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探索种植新品种,有机黄瓜、水果西红柿、辣椒、豆角等种植不仅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该村负责人说。
据了解,大寨村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村级主体、因地制宜、培植典型、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上升。目前,大寨村发展温室大棚2800多座,每天带动村民就业100多人,每棚蔬菜种植户年收益1万多元,每个劳动力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挖掘产业基础优势,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实体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泰山庙镇负责人说。
大寨村的蔬菜产业只是泌阳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泌阳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壮大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壮大“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在引进优良新品种、加强技术指导、优化发展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瓜菜生产稳中向好,设施温棚蔬菜生产形势稳中有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接下来,我们将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把蔬菜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将产地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动能,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让菜篮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泌阳县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