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31日
泛黄的连环画

□ 王新立


  我家的旧书柜里,静静地躺着一叠连环画。约略数来有二三十本。当指尖拂过那些略显粗糙的画页,泛黄的纸张犹如岁月披上的独特外衣。一时间,那些尘封的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我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乡村岁月。
  那个时代的农村小孩,手头没有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没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一本小小的连环画,无疑是最珍贵的精神食粮,能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曾记得,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小伙伴围在一起,脑瓜儿挨着脑瓜儿,个个瞪大眼睛,仔细翻看揣摩着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大胆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将脑海中拼凑出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现在想来,当初那些被我们误解的情节,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但正是这些天真无邪的解读,构成了童年生活最纯真的一部分。
  那时候,一本连环画的价格并不高,大多只需一角钱左右,运气好的时候,七八分钱就能买到一本。可即便如此,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能拥有自己的连环画,我和小伙伴们开启了一场“寻宝之旅”。每天放学后,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四处玩耍,而是穿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寻找那些被大人们丢弃的废铜烂铁、旧鞋底和废报纸。每当找到一点“宝贝”,心中便涌起一阵小小的喜悦。等到积攒够一定数量,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收破烂的大爷那里,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宝贝”换成零钱。然后,我们再一窝蜂地跑到紧挨着大队部的供销社代销点,去选购自己心爱的连环画。
  那时候,设有图书专柜的代销点,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一走进里面,那股混合着煤油、食盐及油墨香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我们陶醉其中。站在摆满连环画的书架前,我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仔细挑选着自己心仪的那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号手》《江心跳板》……如今,这些连环画的名字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拥有一本新的连环画,我们就像拥有一个神秘的宝藏或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会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如饥似渴地翻看起来,沉浸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有时,我们放学后去野地割草或砍柴时,会把连环画放在草地上,一边劳动一边抽空看上几页,其中的乐趣真是无法言表。
  当时,在小伙伴中,衡量一个人是否拥有“话语权”,关键看你手中连环画的数量。为了保证自己能够经常买到新的连环画,我曾演绎过一场“鸡蛋风波”。那是一个鲜花肆意绽放的早晨,阳光暖烘烘地洒在小院。我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趁家人不注意,轻手轻脚溜到鸡窝旁,小心翼翼地从麦草堆里摸出两个滚圆的鸡蛋揣进兜儿里,然后一路小跑冲向学校。因为学校附近有一个代销点,那里摆放着花花绿绿的连环画,每一本都在向我招手。
  我满心想着用兜儿里的两个鸡蛋换回两本心仪已久的连环画,脚步不觉轻快起来。可命运却跟我开了个玩笑,在奔跑的路上,一个不小心,我被脚下的黄土疙瘩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扑去。慌乱之中,我下意识护住身体,只听“咔嚓”两声,鸡蛋在兜儿里全部碰碎了。
  看着兜儿里金黄色的蛋液,沮丧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最后只得把两只烂鸡蛋掏出来,扔到路边的野花丛里,然后怀着满心的失落,一步一步挪向学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比我大一岁的小姑就在我身后不远处。她看到我往路沟里倒着黏糊糊的东西,就好奇地跟了上来,看到花丛里满是破碎的蛋壳和金黄的蛋液,小姑瞬间明白了一切。
  中午放学后,多嘴的小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得知后,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往我屁股上打。我疼得哇哇大哭,妈妈边打边说:“你拿鸡蛋换画书,说明你爱学习,妈妈支持你,可你偷拿家里的鸡蛋却是不对的,这是在偷东西呀,要是养成习惯会犯法的,以后绝对不能再这样了。”一场“鸡蛋风波”就这样过去了,而妈妈的话却像警钟一样,在我耳边响了一辈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收藏的连环画越来越多了。到了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数量已经突破百册。看着三只抽斗里塞满的连环画,我突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以画养画。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决定向其他同学出租连环画,每本收费一分钱。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生意”还挺受欢迎。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同学拿着一分钱,满怀期待地来找我换书。看着自己的连环画能给更多的同学带来快乐,我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几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再拿起这些泛黄的连环画,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曾经一起分享故事的小伙伴,如今已各奔东西,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些连环画,却承载着我最珍贵的回忆,它们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扇通往童年的大门,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也能回到那个充满欢笑和梦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