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新成 通讯员 蒋军华
2024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聚焦群众出行服务、超限运输治理、路域环境整治、安全生产及执法监督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狠抓工作制度落实,有力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突出亮点
多部门联合执法显成效
市交通执法支队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超限超载、旅游及校园周边客运市场乱象。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超限治理保持“严字当头”和“零容忍”态势,累计联合查扣超限车辆826台,其中超限率超过30%车辆328台;开展“畅通校园”主题行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道路非法营运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保障学生安全出行。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召开旅游包车、旅行社客运市场暑期汛期安全事故警示会,对8家旅游客运公司进行通报批评。
对存在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隐患的运输企业进行集中约谈,通报车辆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消除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隐患。对货物源头装载、物料接收及道路运输企业等12家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严厉查处“黑客车”“黑出租”等违法营运车辆,坚决防范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公示两批非法营运网约车、一批重点监管企业。根据省综合平台和外省抄告情况,把受到处罚次数较多的运输企业列入交通运输执法重点监管企业并公示,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列为重点监管企业。处罚一批严重违法企业,公示2024年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把冬季治超“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查处的10辆“百吨王”进行曝光。
科技赋能
全面提高交通执法智慧化水平
市交通执法支队对12条重要干线和2个重点场站实行电子布控,配备手持执法终端和4G执法记录仪,利用科技手段严打非法营运车辆,全面推广应用自助处理系统,实现调查取证智能化、案件办理规范化、执法服务优质化,做到“无感执法、有感服务”。利用不见面系统办理执法案件4611件。
坚持精准施策,着力提高网约车“双合规”率。市交通执法支队把省交通运输厅每月推送的“双不合规”网约车前20名纳入“黑车库”,要求县执法大队对每个驾驶员都进行约谈,制作询问笔录,要求网约车平台对派单车辆及驾驶员进行合规性审查。利用布控平台、布控球在重点路段和场站严厉查处,对查实的违法车辆和派单公司实施处罚。共查处网约车案件601台次,其中驾驶员违规51台次,平台公司违规向起讫点均不在经营区域车辆派单11次,“双不合规”网约车439台,处罚网约车平台18次。
执法为民
全力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
坚持转变作风,提升交通执法质量效能。市交通执法支队制定服务承诺措施,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坚持“每周一练”“每月一学”的基础上,实行“四小时”学习制度,开展“每天自学半小时”“每月考试一小时”等活动,力促学习质效提升。
持续推进“服务型执法十项措施”贯彻实施,积极推广“柔性”执法,彰显执法温度。坚持推行首违不罚,对超限率5%以下的批评教育不予处罚。开展企业大走访调研活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对63家企业开展合规化指导,发现55家企业存在问题94个,责令整改事项94个。
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实施“黄红黑三牌”管理。按照“谁产生、谁实施、谁负责”原则,根据不同违法行为的次数、程度等,划分管理层级,建立档案记录,分类实施管理。对道路运输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采取周提示、月曝光、季约谈和惩戒措施,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