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6日
辛店乡
蚂蚱养殖成新宠 同心共筑致富路
  本报讯 (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王珂珂)近日,走进平舆县辛店乡新淇沟村辰源蚂蚱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养殖棚映入眼帘。
  蚂蚱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近年来餐桌上备受青睐的绿色食品。村民马灵通敏锐地捕捉到养殖蚂蚱的潜力,在多方考察和科学论证后,决定养殖蚂蚱。
  “蚂蚱养殖投资小、见效快,相比其他养殖业,管理相对简便,只要让蚂蚱的卵产在大棚里,保证温度适宜、草料充足,就能存活繁殖,饲养一批后可实现循环发展。”马灵通说。
  马灵通的养殖基地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从蚂蚱选种、孵化到养殖、防疫都严格遵循科学标准,确保蚂蚱的品质和产量。“蚂蚱养殖周期短,一茬蚂蚱平均40天~50天即可出棚售卖,一年可养殖四茬。”马灵通说,“养殖成功只是第一步。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将蚂蚱进行油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往外地市场。”
  如今,马灵通依托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引进了蚂蚱加工生产线,建成食品加工点,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闭环产业链。随着蚂蚱养殖产业的逐步成熟,他的养殖基地现有固定工人5人,主要从事割草、喂养等工作,同时通过临时务工,带动了20多名村民增收。
  冬季寒冷的天气使蚂蚱养殖成本大幅增高,养殖基地选择季节性歇棚休整。为确保产业效益的平衡,充分发挥加工园油炸食品加工生产线作用,马灵通利用当地传统工艺,进行手工麻叶加工。手工麻叶在制作上,所选用的面粉均来自优质小麦产区的大品牌,保留了小麦的纯正香味与丰富营养。对原材料的严格把控,使得手工麻叶的品质有了坚实保障。和面、刀切、油炸……一道道工序全是靠手工做下来的,很受市场欢迎。马灵通对手工麻叶进行包装后不仅在本地市场进行销售,而且积极拓展周边地区的销售渠道。
  手工麻叶加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也增加了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产品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了新淇沟村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平舆县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积极鼓励村民回乡创业,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将持之以恒抓好‘三园’建设,助力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共享‘三园’建设成果、产业发展红利。”该乡有关负责人说。